安徽师范大学学子再赴新兴社区幼儿园,开展植物科普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1 20: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秦芮琪 黄健飞 江求涛   阅读 96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8日上午9点,安徽师范大学“幼儿环保启蒙,青年生态宣讲”团队的8名成员乘车前往新兴社区幼儿园,这是团队第二次来到该幼儿园开展授课活动。此次科普教学的主题为“奇妙植物探险家——小手种出大世界”,由团队队长江求涛担任主讲人,20个小朋友参与其中,共同开启了一场关于植物的探索之旅。

▲图为团队授课人为小朋友科普多肉种类

在课程正式开展前,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发放了包括瓶子、植物标本在内的相关材料,为制作植物塑料小瓶子的活动做了周密的准备,并特别提醒了使用剪刀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讲人江求涛引导小朋友们认识并了解了君子兰、吊兰、龟背竹、碧桃等四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性,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对植物内在奥秘的探索兴趣。

在活动实施环节,江求涛通过分发植物种子并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以便直观地认识种子的特征。随后,他借助视频资料及“四个魔法”的比喻,形象地阐述了种子的四大基本功能。

在讲解植物根部、茎部、叶部的作用时,江求涛采用了“视频展示+提问互动”的教学方法,运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使孩子们能够轻松掌握植物各部位的功能。

课程的最后,团队激励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制作植物小瓶子,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植物的理解和情感认同。团队成员始终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设计互动环节,从选择适合孩子操作的植物材料,到准备安全便捷的工具,无不体现出对孩子们细致入微的关怀。

小朋友乐乐在助教刘灿的指导下修剪紫叶李的枝叶时,抬头询问:“刘老师,剪的时候轻一点,这样可以减少对它们的伤害。”刘灿细心地指导他调整剪裁角度,并微笑着回应:“确实如此,轻柔地剪裁可以保护它们。这是我们与自然的纽带,我们应该温柔地对待它们,以此来维护生命的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一起制作植物手工作品

在另一边,小同学童童手拿木槿花向助教杜忠燕提问:“杜老师,这花放入瓶子后能保持长久的美观吗?”杜忠燕耐心地解答:“我们应该珍惜这份自然之美,不损害花草,自然之美就会常伴我们左右。”童童谨慎地将花放入瓶子中,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图为小朋友给团队成员展示自己的植物作品

“我的瓶子里藏有许多植物朋友!”一个小男孩兴奋地高举自己的作品宣称。那些曾经随意折断花枝的小手,现在正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瓶中的植物,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在他们的指尖轻柔地展现出来。

主讲成员江求涛深有感触地说:“对于孩子们来说,生态教育的启发并非仅仅来自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在触摸叶片时的柔软感,在种子在瓶中生根发芽时的好奇心。我们通过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构建了与自然的桥梁,期待‘珍爱’这两个字能够悄无声息地植入他们的心灵。”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本次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问答、视频、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植物相关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植物和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幼儿环保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求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