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叶娟娟、刘萍)“红军留下半条被,我辈捧出一颗心。”7月9日,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赤魂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汝城“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以青春之声讲述军民鱼水情深,让“半条被子”的故事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图1 宣讲员到达陈列馆
红色桥梁,连接往昔与当下。陈列馆内,宣讲团化身为“红色桥梁”,穿梭于历史场景、老照片与珍贵实物之间,为游客娓娓道来那段峥嵘岁月。她们用鲜活细节勾勒历史轮廓,让革命精神跃然眼前,化作可感可触的温度。讲解结束,掌声雷动,游客感慨“原来如此”,连声道谢,这声声反馈彰显红色传承力量,让宣讲员们深知,传承不仅是复述故事,更是接续奋斗。
图2 宣讲员认真向游客进行讲解
一字之差,尽显共产党人担当。面对游客对“给我上”和“跟我上”的疑惑,宣讲员引导至董振堂将军故事展板前,细致讲解。1934年青石寨阻击战,敌军疯狂扫射,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端起机枪,高喊“是共产党员的,跟我上!”率先冲向山头。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尽显共产党人冲锋在前的担当。游客们听后赞不绝口,掌声不断,深感共产党好、红军好。正如宣讲团成员所说:“游客眼里的光,就是历史最好的回声。”
图3 宣讲员认真向游客进行讲解
复盘感悟,期许化作奋进动力。每场讲解后的复盘会,宣讲员们分享感悟,游客一句“谢谢你们记住历史”,让她们成就感满满;当“讲得好”的赞许变为“做得好”的期许,她们领悟到传承真谛。这些反馈如无形红飘带,串联起陈列柜里泛黄棉絮与展厅外灿烂朝阳,正如宣讲团成员所言:“游客眼里的光,就是历史最好的回声。”
图4 宣讲员同游客沉浸式参观
红色种子,播撒心间润心灵。随着最后一批游客离去,讲解员们发现,展柜里的革命文物通过鲜活讲述化作滋润心灵的甘霖。老人湿润眼角、青年坚定目光、孩童纯真提问,都是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的见证。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历史照进现实,于每个人心间播撒信仰种子。有游客感慨:“原来‘半条被子’的分量,需要用一生去丈量。”
图5 集体合照
青春接力,红色记忆照亮前路。“赤魂宣讲团”以青春接力传承,让红色记忆化作照亮前路的精神火炬,于每个人心间播撒信仰火种。这场青春与历史的深情对话,让红色记忆不再尘封于过往,化作指引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永恒星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理想信念奋勇拼搏,让红色精神在传承中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乐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