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赣东学院“玉茗筑梦”实践队追寻先烈足迹

发布时间:2025-07-10 22: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中宏   阅读 86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杨中宏 王心成 徐博文 周益承) 7月9日赣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玉茗筑梦”实践队走进江西南城这片红色热土,开展“三下乡”活动,深入了解红军高级将领赵博生的革命壮举,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

实践队来到赵博生烈士纪念馆,队员谢树山化身“小小讲解员”,利用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以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述赵博生的光辉事迹。丰富的展品和史料仿佛将历史场景生动再现,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更直观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幼年时期,赵博生目睹世道黑暗,受辛亥革命影响,立志救国。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他辗转于军阀部队,深切感受到军阀混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1926年,结识共产党人后,他看到了救国的曙光,写下“我死国生,精神长生”的诗句,表明自己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决心。

1931年,因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赵博生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他率1.7万官兵发动宁都起义,起义部队随后改编为红五军团,他立下“一切听党指挥”的誓言,自此成为党和人民军队的坚定一员。

此后,赵博生在赣州、漳州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荣获中华苏维埃一级红旗勋章。1933年1月,在黄狮渡战斗中,他率部顽强扼守阵地,面对三倍于己的敌军,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他用斗笠装鹅卵石继续抗击敌人,最后亲率突击队冲锋,不幸牺牲,年仅36岁。

赵博生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毛泽东称其为“坚决革命的同志”,叶剑英赋诗赞其“赤帜高擎照国生”。在此次活动中,师生们沿着历史的脉络前行,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与革命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励着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一心向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中宏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