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林晴天、季楠、蔡思宇、林诗妍、杨兰英、王晓辉)为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心灵呵护,助力这一特殊群体健康成长,7月6日至7月7日,厦门医学院"八闽心链,润泽山海"实践队前往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爱和水晶宝贝亲子园,开展为期一天半的“水晶宝贝”陪伴活动,为自闭症儿童送去专属的温暖与鼓励。实践队以“一对一守护、心与心贴近”为宗旨,通过日常陪伴、趣味康复互动及亲子协作等形式,用青春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注入暖流。
一对一陪伴 用细节搭建信任桥梁
活动首日,实践队队员与 “水晶宝贝” 一对一结对,深度融入孩子日常。实践队队员用心记住孩子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生活习惯。自由活动中,俯身倾听孩子们含糊的咿呀话语;休息吃水果时,轻柔洗净孩子的小手,耐心把水果分成小块,温柔擦拭孩子们嘴角的汁水,以半蹲平视的姿态、温暖的微笑和细微的关怀,建立情感联结。
初始的疏离,在细碎陪伴里悄然消融:抵触任何人靠近的女孩,在第三次接过递过来的玩具时攥住队员的手;经常因为排斥而发出怪声的男孩,安静地窝在队员的怀里…… 这些互动逐渐拉近了彼此距离,搭建起信任的桥梁。队员们的耐心陪伴和积极鼓励,使孩子们和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不断强化孩子们积极向上的认同心理,为他们的成长注入积极心理能量。
图为孩子们与实践队队员亲密互动。供图 郭俏
趣味康复 让成长在鼓励中绽放
午后,实践队队员们跟着爱和水晶宝贝亲子园的老师学习 “智复明觉” 健脑操。该健脑操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肢体动作与呼吸调节,配合着“爱的呼吸”的音乐,帮助参与者放松身心、舒缓情绪。学习过程中,老师耐心指导动作细节,并引导队员们两两结对练习,沉浸式体验整套动作带来的情绪舒缓效果。
练习结束后进入分享环节。“刚才在做智复明觉时,我感受到脑袋热热的,能量疏通了全身”“仿佛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压力找到了出口,情绪得到了释放” ,队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感慨这一方法的神奇。实践队队长林晴天表示,会把 “智复明觉”这一健脑操推广出去,让更多被压力困扰的人也能收获这份心灵治愈的力量,让温暖与疗愈双向奔赴。
图为队员们学习“智复明觉”健脑操的互动过程。供图 郭俏
亲子共欢 以陪伴串联温情纽带
次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和家长们陪伴孩子们进行《弟子规》的晨读,其后配合特殊教育专业指导,精心开展趣味康复活动。爬行训练区,色彩鲜艳的卡通软垫早早铺展整齐。彩色软管搭成的通道,手牵手钻山洞;彩虹伞上,笑声随着蹦跳洒落。孩子们在游戏的氛围中尽情爬行,每一次的奋力向前,都伴随着鼓励和感叹。队员们化身充满活力的 “引导员”,挥舞着色彩缤纷的海绵棒,吸引孩子们前进。孩子每勇敢地向前挪动一小步,现场便会响起热烈的掌声与充满鼓励的话语声,“真棒!”“太厉害啦!” 这些真诚的肯定,成为孩子继续探索的动力。活动末期,队员们还与家长交流陪伴技巧,分享观察到的孩子的小进步,让温暖在亲子与队员的双向理解中持续蔓延,编织成更紧密的情感网络。
图为实践队队员陪伴孩子通过海绵棒搭起的“桥”。供图 郭俏
在与爱和水晶宝贝亲子园工作人员积极合作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全程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指导,确保专业性与安全性。实践队队员通过一天半的陪伴,明白了自闭症儿童需要的不仅是照顾,更是被看见、被理解的温暖,他们需要耐心陪伴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的闪光点。实践队队员们用每一个俯身倾听的动作、每一次及时回应的微笑、每一次耐心的陪伴,传递出一份特别的温暖与鼓励,助力自闭症儿童们健康成长。
图为实践队与爱和水晶宝贝亲子园工作人员和孩子的合影。供图 郭俏
此次活动不仅为自闭症儿童们送去了陪伴与欢乐,更在社会与这一特殊群体间,搭建起一座由理解与关爱铺就的桥梁。此次活动,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成长——孩子们在陪伴中试探着拥抱外界,队员们在守护里领悟到 “被需要” 的重量,更通过 “智复明觉” 收获了自我疗愈的力量。未来,厦门医学院"八闽心链,润泽山海"实践队将持续关注自闭症儿童群体,让 “智复明觉” 走出亲子园,让青春志愿力量持续传递,让自闭症儿童的陪伴不止于三下乡,为更多“水晶宝贝”点亮成长路上的星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晴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