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朱富华 杨潞 张茂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7月1日,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药铸初心 青春匠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泸州市叙永县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用专业所学服务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誓言。
扬帆起航
7月1日,学院在学校综合楼221会议室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出征仪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林、团总支书记余钰淋、团队指导教师以及成员参加出征仪式。仪式上,陈林强调:“要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此次出征仪式为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奏响了序曲。
“田间课堂”探药香 青春躬耕助振兴
7月2日,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本草传承药业有限公司开展沉浸式的“田间课堂”。成员们深入中草药种植基地,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系统学习黄精、叙永小檗等特色药材的种植技术与药用价值。理论学习后,实践队员们迅速转换身份,化身“田间劳作能手”,投入黄连种植一线,真实感受到了中药种植的魅力。
“药”暖社区护健康 青春践行传匠心
7月3日,实践团队来到叙永县麻线堡社区开展安全用药科普活动。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中药鉴别知识,并针对夏季防暑药品使用误区进行重点讲解。活动中,团队通过发放手册、教授养生操“拍八虚”、指导制作艾草锤等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同时开展“旧药换新药”公益兑换活动解决过期药品处理难题。
“药”香润童心 健康“医”路行
7月4日,实践团队在叙永县麻城中学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讲活动。活动伊始,成员们将精心准备的《药用植物图鉴》等一批中医药书籍赠予学校。随后,以“理论+实践”的创新形式,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健康文化体验。活动中还设置了“药材蹲蹲乐”游戏和“药香童画绘本草”手工创作等互动环节,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活动后期,实践团成员秉持着服务大众的初心,将健康关怀延伸至居民家中,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帮助居民清理过期药品并普及用药安全知识。
岐黄问道传薪火 杏林探秘践真知
7月5日,实践团队来到叙永县中医医院开展沉浸式中医药文化研学活动。来到中医综合治疗室,同学们体验了三伏贴、葫芦灸、火龙罐等特色疗法,感受艾灸“得气”的神奇。在实践环节,同学们亲手研磨砂仁、练习戥称称药,体会中医“毫厘必较”的严谨。
寻访“红色药箱” 赓续长征医魂
7月7日,实践团队前往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开展“红色药箱”主题活动。在红军长征纪念园,同学们通过历史文物感受1935年的革命岁月;在中央红色医院陈列馆,了解到长征途中红军运用生姜、辣椒御寒,针刺治疟疾等中医药智慧;拜访老党员叶顶文时,聆听了红军军医巧用云南三七、贵州天麻等当地药材救治伤员的故事。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药铸初心 青春匠行”社会实践团队以专业为笔,以实践为墨,在叙永大地上书写了新时代药学青年的责任担当。从田间地头的药材种植到中医医院的实践体验,从社区用药安全科普到校园中药文化宣讲,再到红色医药精神的追寻,团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这段实践经历不仅让同学们将课本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真本领,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意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杰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