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学子承遗志 红色洗礼砺匠心——记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桥专业学生都江堰烈士陵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0 17: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42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7月上旬,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5人,怀揣着对历史的敬仰与专业的思考,前往都江堰市烈士陵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祭扫、学习英烈事迹、参与陵园维护等方式,深化爱国主义情怀,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思考新时代道桥人的责任与担当。

瞻仰肃穆圣地,感悟信仰力量

踏入松柏苍翠、庄严肃穆的都江堰市烈士陵园,实践队员们首先在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庄重的祭奠仪式。全体队员列队肃立,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默哀致敬。在讲解员的欧开元深情讲述中,队员们重温了长眠于此的英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奉献的深刻内涵。这份跨越时空的信仰力量,深深震撼了每一位道桥学子的心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正是无数先烈的牺牲奉献,才换来了今日和平发展的宝贵环境,也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践行劳动奉献,守护精神家园

作为未来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者,道桥学子深知“实干”与“责任”的重要性。在深切缅怀的同时,实践队积极投入到陵园的日常维护工作中。队员们分工协作,拿起扫帚、抹布和水桶,认真细致地清扫陵园道路、擦拭烈士墓碑和纪念碑基座,清除杂草和落叶。炎炎烈日下,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一丝不苟,力求让每一块墓碑洁净光亮,让整个陵园环境更加整洁、庄重。这不仅是对英烈的告慰,也是对“工匠精神”最朴素的践行——正如在未来的桥梁道路建设中,每一方混凝土的浇筑、每一寸路面的铺设,都需要同样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

专业视角交融,传承时代使命

此次实践,对道桥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增添了一层特殊的感悟。站在烈士陵园,眺望不远处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造福人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队员们心中涌动着强烈的共鸣。从古代李冰父子“道法自然、乘势利导”的伟大水利智慧,到革命先烈们“筚路蓝缕、开天辟地”的奋斗牺牲,再到当代道桥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创新,本质上都贯穿着一种为国家、为人民谋福祉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奋斗基因。队员们结合专业所学,围绕“新时代道桥人如何继承先烈遗志,建设人民满意工程”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的强大动力。未来,要以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的考验,用扎实的学识和辛勤的汗水,在祖国大地上架起通往美好未来的“连心桥”与“致富路”,这既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时代赋予道桥学子的光荣使命。

本次都江堰烈士陵园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更是一堂生动的专业思想课。它让道桥学子们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中,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肩上的责任,激发了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专业学习、报效国家的内生动力。队员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与思考返回校园,决心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以先烈精神砥砺专业匠心,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四川农业大学 通讯员 欧开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