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肇兴侗寨考察,强调贵州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时代风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3日旅游管理系“微笑文旅”实践团前往肇兴侗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紧密围绕文化传承、旅游调研和乡村振兴主题,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触摸非遗温度,传承文化根脉
实践团以非遗传承为纽带,深度感受侗族文化魅力。在侗族大歌学习中,同学们围坐于寨门下,跟随侗族大歌传承人学唱《布谷催春》,那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仿佛穿越千年的自然回响,让大家体会到“歌养心”的民族智慧。走进蜡染作坊,同学们在青布上勾勒蝴蝶、鼓楼纹样,亲手完成从熔蜡到染色的工序,看着蓝白相间的图案渐次显现,真切感受“以布为纸、以蜡为墨、以蓝为色”的匠心。
活动中,团队专访了侗族大歌传承人与蜡染技艺传承人陆港春。两位传承人讲述着非遗技艺传承的故事,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的重视谈到:“政府帮我们建了传习所,年轻人愿意学了,老手艺就活了。”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非遗不仅是守护技艺,更是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
二、立足专业所长,赋能文旅发展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团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针对肇兴侗寨旅游发展需求,团队为当地酒店从业者开展服务礼仪培训,从微笑服务标准到应急处理技巧,通过情景模拟让“以客为尊”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与景区管理方的座谈会上,同学们围绕“非遗+旅游”模式建言献策,提出“侗族大歌实景演出”“蜡染体验工坊升级”等方案,得到景区负责人的肯定:“这些建议为我们注入了新思路。”
三、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的红色足迹,实践最后一站来到黎平会议会址。在古朴的木楼里,泛黄的文件、锈迹斑斑的步枪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1934年,正是在这里召开的黎平会议,为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成为长征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同学们驻足于“战略转变”展板前,深刻领悟“实事求是、敢于突破”的革命精神。
“当年红军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如今我们要在这里续写发展新篇。”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大家表示,将把红色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以更坚定的信念投身旅游事业,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此次实践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就是要在文化传承中坚定自信,在专业实践中服务社会,在红色教育中砥砺初心。旅游管理系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让青年学子在基层大熔炉中锤炼本领,为文化强国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