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增多。他们面临亲情缺失、教育不足等问题。本次活动旨在响应国家关爱留守儿童政策,通过志愿服务传递温暖,助力其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守护星光,点亮未来
2025年7月5日,“青”情“协”手点亮微光,塔里木大学实践队关爱留守儿童在行动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在阿拉尔汇嘉时代广场、胡杨河社区以及塔里木大学校内等地,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活动,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与支持。
活动前期,实践团队依托新媒体平台发布《留守儿童成长需求调查问卷》,聚焦教育支持、心理关怀、兴趣培养等维度,设计涵盖家庭结构、学习困难、情感需求等15余项问题的电子问卷。通过朋友圈转发、社区群组推送、线下宣传等方式,24小时内收集有效样本229份。数据分析显示,95.7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家庭关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首要问题,77.5%的受访者认为“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关爱”,97.03%的受访者认为“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些数据为后续精准帮扶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线下宣传中,团队采用了“扫二维码填问卷+口头讲述”的创新模式。在阿拉尔汇嘉时代广场,巨型二维码墙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大家纷纷扫码参与问卷填写。同时,志愿者们还通过口头讲述,向市民们分享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和需求,许多市民听后深受触动。在胡杨河社区,志愿者们手持印有留守儿童摄影作品的展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宣传,成功登记了多户意向帮扶家庭。在塔里木大学校内,同学们也积极响应,为关爱留守儿童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一位成员感慨道:“在宣传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也看到了很多人愿意伸出援手的善意。这让我们明白,我们的行动是有意义的,也激励着我们继续为留守儿童发声。”然而,活动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线下宣传的覆盖面还不够广,部分年龄较大的居民对二维码操作不熟悉,导致参与度受限;口头讲述的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更生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传递信息。
此次“青”情“协”手·点亮微光实践活动只是团队关爱留守儿童征程的起点。后续,实践团队还在阿拉尔市同心社区开设了“微光课堂”。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发挥专业特长,为留守儿童设计了一系列趣味课程:在“蓝海沉浮”实验课;手工课用废旧塑料瓶制作出花瓶、笔筒等手工艺品,锻炼了动手能力;为学生作业辅导环节,针对数学、语文等学科难点进行个性化讲解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相信在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践团队的努力下,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用爱点亮他们成长的道路,让每一朵“花儿”都能在阳光下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博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