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青春助农云端热,薪火相传民族亲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5年7月3日至7月9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星火传夏” 实践队抵达吉安市金坪民族乡,开展为期7天的“民族共兴 乡约力行”主题实践活动。
晨光熹微中,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星火传夏”实践队步履不停。7月6日这一天,他们兵分两路,以青春热忱浇灌产业沃土,用心用情传承民族团结薪火。
实践队成员发挥自身优势,把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小燕子鲜果采摘园”举办了一场热闹的乡村直播带货活动。镜头前,实践团成员化身新农人,在采摘园负责人冷小燕的翠冠梨果园架起设备。调试设备、撰写文案、热情讲解……一颗颗饱满翠绿的梨子,在青年学子充满活力的推介中跃然屏上。“这梨皮薄多汁,咬一口清甜入心!”直播间热度不断攀升,订单接连涌入。实践团还精心制作短视频,记录梨园丰收景象与果农劳作身影,让山乡好物出境出圈。
午后,实践团轻叩民族团结代表黄世宁的家门。这位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端出珍藏的军功章与老相册。轻抚勋章,他讲述烽火岁月中的生死考验,更提及战后如何带领归国华侨同胞在陌生土地上扎根。“语言不通,就手把手教;习俗不同,就心贴心融。”黄老深情回忆。青年们凝神倾听,从斑驳照片与沧桑讲述里,触摸到超越血缘的民族深情与奉献担当。
为更深入感知金坪民族交融的日常图景,实践团成员走上街头随机采访村民。“各族节日一起过,谁家有难大家帮。”一位纳凉的老伯笑言。村民朴实的话语中,“一家人”“互帮互助”成为高频词。这份流淌在田间巷陌、茶余饭后的各民族团结和睦、共生共荣之河,正是金坪乡“互嵌共融”发展理念最生动的注脚。
当青春脚步丈量振兴热土,当赤子之心对话家国记忆,实践团队员在金坪的第四日,以实干助产业兴旺,用真诚促民心相通。他们播下的,不仅是翠冠梨的订单,更是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希望之种;他们传递的,不仅是老兵的故事,更是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狄航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