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医学科普润童心,红色文化伴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08 18: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萌茜   阅读 72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陈慧洁、谢荟平、唐萌茜、杨镇栋、蔡百蕙)7月2日,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吉安市遂川县黄坑乡龙口村童心港湾,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举办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科普宣教活动。通过医学知识普及、趣味互动游戏与红色文化的浸润,实践队为乡村儿童送上了一份特别的暑期礼物。

图为实践队与童心港湾儿童的合影留念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视频拉开序幕。针对儿童成长的关键期,队员们围绕儿童减重、防溺水、护眼、关爱自闭症儿童和防止铅中毒等五大主题进行讲解。“小胖墩怎么科学减肥?”“铅藏在哪些地方?”面对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提问,队员们通过“少吃零食多运动”和“一拳一尺一寸的护眼坐姿”等通俗易懂的口诀,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内容。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抢答:“我知道!落水后要仰漂呼救!”“看书写字要坐直!”队员们为每位小朋友佩上“健康小卫士”勋章,鼓励他们成为家庭健康的宣传员。


图为小朋友积极回答防溺水相关问题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教小朋友护眼秘诀

实践队员结合遂川红色文化底蕴,创新融入“红色教育”板块,通过讲述“红军井”“草林圩场”等本地革命故事,带领孩子们重温峥嵘岁月。随着讲解,孩子们不自觉地挺直腰板,攥着衣角的小手微微发力。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听哥哥讲,仿佛架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

图为实践队员为孩子们讲解红色故事

科普环节后,套圈、扔沙包、气球造型等益智游戏接连展开。套圈区前,孩子们攥着彩色塑料圈踮脚比划,小脸涨得通红。“我要挑战最远的积木塔!”扔沙包环节,孩子们分成两队展开“投掷大战”,孩子们的目光跟随着沙包在空中划出抛物线,随时准备接住沙包;在气球区,队员们耐心教小朋友将长条气球变成小狗、花朵等造型,孩子们围成一圈纷纷动手尝试。

图为小朋友与实践队员一起扔沙包

此次活动不仅为留守儿童播撒了健康与爱的种子,也让医学生们在实践中践行了“医者仁心”的初心。未来,实践队员们将继续深化医学科普与红色教育的融合模式,走进更多乡村,用专业的知识守护儿童的健康,借助红色文化滋养孩子们的心灵,让爱与关怀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萌茜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