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在南粤大地的生动实践,2025年7月2日,佛山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筑梦启航”实践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的考察足迹,先后探访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与汕头侨批文物馆,开展“南粤文脉线”主题实践活动,探寻城市历史根脉,感受时代发展律动。
开埠记忆:见证开放进取的城市基因
合影留念
实践队的首站是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临此地,深入了解汕头开埠历史与经济特区发展成就。今日,队员们追随领袖脚步,走进这座承载城市记忆的殿堂。
队员学习开埠发展史
馆内三层展厅清晰勾勒出汕头自1860年开埠以来的沧桑巨变,从被迫开放的屈辱岁月,到辛亥革命后的城市初兴,再到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的崛起腾飞。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无声诉说着汕头“因开放而兴,因改革而盛”的奋斗历程。队员们驻足凝视,深刻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改革开放精神的磅礴伟力,以及南粤大地一脉相承的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进取基因。这里孕育并彰显了南粤文脉中最为核心的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站在总书记曾驻足的地方,队员们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有了更直观、更深切的理解。
队员正在学习
侨批情深:读懂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
实践的第二站是汕头侨批文物馆。这里同样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考察汕头的重要一站,是了解潮汕独特“侨”文化的重要窗口。
队员在侨批文化馆合照
在馆内,队员们深入探寻了被誉为“跨越山海的家书”——侨批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回家乡、兼具汇款与家书功能的特殊信件。馆藏的12万封侨批文物,是连接海外游子与故乡的血脉纽带。这些泛黄的信笺和汇单,字里行间流淌着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与对家国的拳拳赤诚。
侨批文化
送批
看着一封封侨批,队员们被潮汕侨胞那份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它们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寄托,更是华侨华人爱国爱乡、心系桑梓、支持祖国建设的铁证。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正是南粤文脉中感人至深、弥足珍贵的组成部分。队员们也真切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华侨贡献,这正是南粤文脉中最为深沉动人的篇章——家国一体、情系桑梓的赤子之心。
五年蝶变:感受特区新貌的时代答卷
在探寻历史文脉的同时,实践队也聚焦汕头自2020年以来的发展变迁,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搜集深切感受到特区活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数字产业等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区域铁路枢纽加速成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历史街区保育活化成效显著;公共服务显著提升,汕头大学东校区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这些变化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汕头的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的生动体现,也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续写新辉煌的生动缩影。
队员驻足学习
实践感悟:争做文脉传承的时代新人
“南粤文脉线”汕头实践为“筑梦启航”团队上了一堂生动的国情文化课。队员们深度体验了汕头开埠史与侨批文化展现的开放精神,同时见证了新时代城市发展成就。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承南粤文脉、弘扬奋斗精神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读懂这份精神密码,自觉担当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将感悟转化为行动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
此次考察活动圆满结束,实践队未来将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知行合一中书写青春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小壮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