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目的
此次实践即是为了丰富团队学生的假期生活,拓展眼界认识,培养合作精神也是为了认识农村、认识农民、认识农民工,认识养育我们的地方……团队一行人去到乡镇用耳听、用眼看、用心感受。
并且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皖北地区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对现阶段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帮扶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对现阶段相关部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实践过程
(一)调研过程
自6月23日来,阜阳师范大学2024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一路生花下乡小队随后建立,于在6月24日-7月1日时间段内各成员参与“三下乡”项目调研计划书的修改和调整,并提交了相关活动资料。
在7月11-12日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对各项工作的安排和准备,比如分组进行的工作如何合适安排团队内成员、去往调研地点的方式和到达调研地点后成员的住宿问题、调研内容的准备以及各成员需要负责的大致任务等等。在7月13日到达颍州区,全体成员去往阜阳市规划展示馆参观,了解阜阳市未来市镇规划的发展方向以及重要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方便我们部分调研内容顺利展开。
在7月16日调研团队去往阜南县鹿城镇赵庄村及杨大寨等实地调研地点,并且中途参观了当地的党群服务中心,深入了解阜南县经济开发区的具体发展情况及政府鼓励返乡政策下农民工的动力与阻碍,为后来的调研打下基础。在7月17日,实践团乘坐公交车去往赵庄村,同当地村干部及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代表深入交流,谈谈在政府给予的相关优惠政策下自己返乡就业创业带来变化和感受等,与此同时部分成员向当地返乡农民工调查基本情况,有利于团队的深层研究。雁归兴皖处,情落阜南乡。实践团队最后来到鹿城镇赵庄村一户老奶奶家中,热情地同奶奶交谈,耐心聆听奶奶分享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感悟:“国家政策现在太好了,娃儿们在家也能找到活或者自己做点生意。再加上亲情这份力量的推动,陆陆续续有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实践团成员认真听完奶奶的讲述后,更加懂得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意义,更加领悟“雁归兴皖处,情落阜南乡”的真谛。
实践团顶着太阳询问农民工及其家属,为后续整理资料打下了基础。赵庄村返乡创业农民工青年代表热情表示:“政府政策非常便利,给我们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提供大量优惠政策,给予资金支持,鼓励我们这些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绿色产品种植,发展柳编产业,生活是越来越小康了!”实践团成员通过本次座谈会,细致了解到当地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以及未来远景。
“一路生花下乡小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走、听、说、看、记、学”的学习方式,密切接触社会、深入了解国情,切实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让此次“三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之行更有希望。大家在阜南县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回忆。
未来,实践团的成员们仍会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在实践路上践行使命担当,为皖北乃至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以实现“雁归兴皖处,情落阜南乡”的最美初心。
三、实践感悟
这次实践中团队与农民真正接触和交流,才知道,国家的政策是如何在百姓手中落实的,取得了哪些骄人的成绩,又有哪些问题尚待改进。这些反应在现实的变化,比我们看到新闻更加结合实际。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亲自离开课堂去体验,去接触,才能了解最新动态。
在此次走访中,成员更进一步感受到了在社会上与人沟通的技巧,与村民们交流时,有时也会有冷场发生,进一步沟通让成员学会避免冷场的尴尬。每个人都要融入这个社会,在采访中,成员们要尽量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采访才能进行的顺利。 当遇到村民的拒绝时,成员们也没有气馁,成员们对村民有信心,也坚信一定能完成这次实践。此外还增强了搜集资料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事业,拓宽了思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更加想为国家的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深知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任重而道远!因此现在学校阶段必须充分学好相关理论知识,充分武装自己的头脑,把握好社会实践和学校实习的机会,多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民都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梦婷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