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3月2日讯(通讯员 陈巍天)为深入挖掘黄河沿线及太行山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绽放化学魅力,发扬新时代长征精神。2025年1月21日,郑州大学化学学院“红色中国行”实践团奔赴河南新乡开展“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辉县市大成实验学校开展红色宣讲。通讯员 胡鹏展 摄
巍巍太行山,宛如一部镌刻着历史记忆的雄浑史诗,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坐落于太行山下的辉县市大成实验学校,深受这片红色沃土的滋养,红色文化氛围浓厚。实践团一行受到学校领导与高一(9)班孙老师的热情接待,在队长陈巍天的带领下,成员们迈着整齐坚定的步伐走进教室,一场意义非凡的“进校园”宣讲活动就此开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也为实践团的宣讲注入了强大信心。
图为实践团一行走进高一(9)班依次进行自我介绍。通讯员 胡鹏展 摄
在红色文化与化学融合宣讲环节,以红色抗战史为明线,以化学成果、科研精神与军事国防的联系为暗线,分为《抗战与解放篇》和《新时代发展篇》。在《抗战与解放篇》中,队长陈巍天沿着历史脉络,生动讲述了国民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励志红色故事。从郑州二七运动的工人抗争,到吉鸿昌、杨靖宇等英雄的英勇事迹,再到豫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浴血奋战,陈巍天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还着重讲述了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一解放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焦裕禄、杨贵、郑永和三位河南县委书记的先进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队员段欣雨在《新时代发展篇》中,通过对比抗战期间军民艰苦卓绝的环境与如今人们的生活和我国军事发展状况,从“衣食住行”的化学视角回顾抗战历史,讲述校内外军工项目和科研精神,充分绽放化学魅力。
图为队长陈巍天为学生讲述“豫区”抗战故事。通讯员 胡鹏展 摄
宣讲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同学们互动交流。面对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践团成员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制定合理的高中学习计划,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考入理想大学而努力奋斗。
图为队长与学生互动交流并为他们讲述大学生活。通讯员 胡鹏展 摄
此次“进校园”宣讲活动圆满成功。实践团以自身参观红色纪念馆的感悟与经历为素材,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心间,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思政教育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巍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