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建涛 蒋星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今年寒假,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血脉,薪火‘乡’传”社会实践团以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为核心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本土资源融课堂,红色文化沁心扉
实践团成员将益阳市博物馆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他们深入挖掘本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把湖湘精神、桃江竹艺文化以及何凤山先生的事迹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故事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育素材。通过实地拍摄与深入学习,这种将本土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单一的模式,让思政课内容更鲜活、形式更新颖。本土文化所具有的亲和力和认同感,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图为团队成员积极协作,有序配合,共同努力推进团课拍摄工作
家乡红旅我来说,红色足迹遍神州
实践团成员回到家乡寻找红色旅游景点进行解说拍摄,足迹遍布全国12个省的17个著名红色旅游景点.孙小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担任解说员,她凭借专业而热情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海军的历史和文化;钟馨怡深入新疆兵团农垦博物馆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并进行宣讲……团队媒体组成员将解说内容制作成微视频,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搜狐网等一线媒体收录并展播,获得了可观的流量,展现了团队作品的优质内容与社会价值,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这一举措不仅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也激发了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图为团队成员钟馨怡在新疆兵团农垦博物馆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郑倩在陕西省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
长征路上寻根脉,侗乡红魂映天辉
实践团走进通道侗族自治县重走红军长征路,实地探索感悟当地红色文化与地方侗族文化。他们与当地红色传承人和志愿者协会的深入交流,并为红色旅游发展提出诸如完善景区交通设施、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等一系列建议方案。这些努力不仅促进了红色旅游的发展,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图为实践团成员抵达红军老街重走长征路
“红色血脉,薪火‘乡’传”实践团队负责人邹旭表示,团队名称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精神的责任。他与团队成员郑重承诺,将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念,充分利用益阳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将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转化为生动的“活教材”。构建一个覆盖广泛、影响深远的“移动式大思政课堂”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让红色文化触及更广泛的群体,使红色血脉在新时代青年中生生不息,激发青年学子对历史的深刻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开辟新路径,培养更多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才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子东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