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5日讯(通讯员 张乙 马志鹏) 为进一步守护传统文化根脉、传承文化基因,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内涵与乡土遗韵,隶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遗风年韵,乡土年俗”实践团于春节期间奔赴西北、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踏上了一场探寻年味年俗的奇妙之旅。2025年2月3日,北京篇队员张乙同学前往北京前门大街,旨在通过亲身感受并分享古都年味,让人们重新注意并了解到冰糖葫芦、吹糖人、剪纸等传统技艺文化,使年俗年味再次焕发出生机与光彩。
北京前门老街,年味渐浓
2月3日下午,北京前门大街已被浓浓的年味所包围。这条拥有百年历史的古街,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店铺的门楣上贴满了传统对联,它们既见证了老北京年俗的传承与发展,也在诉说着那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于前门楼前留影
冰糖葫芦:老北京的记忆符号
提到老北京的年味,冰糖葫芦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前门大街,一串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不断引来游客们的驻足观看。这种传统的北京小吃,不仅味道酸甜可口,更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记忆。春节期间,前门大街的糖葫芦摊位前总是围满了游客,大家纷纷争相品尝着这道经典的北京美食。
图为老北京糖葫芦摊位
吹糖人:指尖上的非遗技艺
作为老北京传统技艺之一的吹糖人,它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吹糖人不仅好玩好看,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厚度。在前门大街,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吹糖人的制作过程,艺人们用麦秸秆吹气,将糖稀塑造成各种可爱的动物或人物形象,如小鹿、金鱼、孙悟空等。这种技艺不仅需要有着对造型的精准把握,更考验着艺人对手法的独到见解。
图为实践队员在摊位前合照
剪纸:纸上的文化传承
剪纸,这门古老而灵动的艺术,宛如岁月深处的一抹暖阳,照亮了北京前门大街的每一个角落。这里仿佛被施了魔法,因为剪纸摊位前永远围满着好奇的目光。剪纸艺人们以红纸为幕,剪刀为笔,勾勒出福字、龙凤、蝴蝶等吉祥图案,每一剪都似在与时光对话,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祈愿。那些灵动鲜活的剪纸,或贴在窗棂,或悬于门楣,仿佛为古老的街道披上了一层喜庆的红妆,在讲述着千年前的故事,传递出独属于老北京的年味与温情。
图为前门正在展出的剪纸作品
古韵悠长的北京前门大街,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息,每一个摊位都记录着老北京的过往与如今。从糖葫芦的酸甜滋味到吹糖人的精妙手艺,从剪纸艺术的灵动之美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前门大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完美融合,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年俗画卷。在古街的怀抱中,人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中国故事对话,与历史脉搏相拥。这里的年味,不仅仅是红灯笼与对联的喜庆,还是那些手艺人指尖流淌出的温度,更是非遗传承者们对古老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志鹏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