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心共富则将重点立足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八面通镇悬羊村黑木耳的发展进程。
穆棱黑木耳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国,产量占世界的 90% 以上,其中黑龙江省的产量居全国之首。穆棱黑木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产地穆棱市属于中纬度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位于全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内,生态环境和水热条件适合木耳等作物生长。 2014 年 11 月 18 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穆棱黑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穆棱黑耳色泽纯正,背面少筋脉,形状为碗状或茶叶状。耳质肥厚,耐水性强。它的丰富营养品质指标可见:营养丰富,氨基酸总量 ≥ 8% ,粗蛋白质含量≥ 9% ,粗脂肪小于 2% ,粗纤维含量≥ 4% ,总糖含量≥ 28% ,钙含量≥ 490 毫克 /100 克,铁含量≥ 13 毫克 /100 克,干湿比大于 1 : 10 。味甘、性平,药食两用。穆棱黑木耳产品符合无公害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和 GB 7096-2003 食用菌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
当地农户采用先进的棚式挂袋种植技术,替代了传统的地栽方式,大大提高了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全自动化的菌包生产线也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展望未来,穆棱市将继续加大黑木耳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产量方向发展。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措施,穆棱市的黑木耳产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大的突破。这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穆棱市在全国黑木耳市场的地位,也将为当地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
农产品销售的现状
2012 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推动现代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发展,促进优质优价品牌产品探索;批发市场功能作用增强凸显。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其自身为中心,向生产、零售两头等延伸至流通产业链条,推动农产品经营的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品牌化、国际化。各地区人民均逐步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农产品发展方面上。
当前农产品销售的现状呈现出总体稳定但局部波动的态势 ——全国农产品供给充足、品种丰富,城乡市场迎来消费高峰。现如今随着人口增加和膳食结构的改善,黑木耳的消费量预计将有所增长。
其一,穆棱市八面通镇悬羊村整个村落均致力于种植木耳,不仅具有穆棱地区的特色,而且还能保持供给充足。同时面对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以及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也面对着市场竞争激烈的困境,国内企业竞争以及国际市场的压力。农产品企业就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营销策略等方式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其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呈多样化。目前穆棱黑耳的销售包括传统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以及电商平台等,其中电商平台已占据显著地位。它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让优质农产品能够直接对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 2014 年的 1800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2.9 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 30% 。
其三,品牌化趋势明显,由于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不断提高,品牌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成农产品的附加值,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仍面临两方面困境:初级农产品过剩,导致市场价格波动;精深加工农产品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消费需求。
创新发展同心共富
本项目通过采取多样并举的措施,前期工作中调研市场木耳售卖情况并走访悬羊村村委会以及种植基地等乡村建设来加深了解,制定特色宣传口号,创建品牌 “农富‘穆’耳”。
“农富‘穆’耳”的营销方向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创立公众号,进行宣讲,通过特色传播,吸引购买人群,开通线上小程序购买平台,消费者可在线上完成购买;线下,建立木耳采摘基地,通过“娱乐 + 销售”的模式,在采摘木耳的过程中了解悬羊村木耳发展的情况,使消费者“采的开心,销的更广”,吸引消费者眼球,提高销售。
同时,作为以传播穆棱黑木耳为由,于悬羊村举办文化讲座将书面知识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话传播给村民,尽可能地用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帮助穆棱黑耳的发展,同时也会通过线上多种平台进行穆棱黑耳的宣传,帮助悬羊村所产的黑木耳建立线上传播途径。借穆棱地区丰富的木耳种植资源和文化底蕴,以及多样性创新型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思想的融入,为穆棱木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乡村。而此次实践项目立足于家乡穆棱市八面通镇悬羊村黑木耳,通过调查穆棱黑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同时创新思想进行再度前进发展两方面的实践调研,可达到为穆棱黑耳的发展趋近品牌化跃然互联网的销售模式以及使大学生更加了解农产品生态以及乡村特色农业。穆棱黑耳,为家乡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祝雨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