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中国服饰文化达到了一个全盛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纺织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外交往的频繁,共同推动了服饰文化的空前繁荣。这一时期的服饰,无论是款式、色彩还是图案,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隋唐时期,女子最流行的衣着是襦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段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唐代妇女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早期高耸轻俊,后期流行用假发做义髻,使头发显得蓬松。
唐代披帛
男子的常服多为袍服,头戴幞头。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巾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当时的袍衫以圆领袍为主,圆领为小企领,以钮扣系结,窄袖,长至小腿。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唐代以后,人们在襆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也叫山子。
唐代男子常服
隋唐时期的服饰注重典雅与华丽的结合,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其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 裙、袍、帽的流行:裙子作为女性的主流服装,流行于各个阶层。袍是男性的主要服饰,分为长袍和短袍两种。帽子则是隋唐人的必备配饰。
• 精致细腻的刺绣工艺:服装上的刺绣图案丰富多样,有花鸟、人物、山水等,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 丰富多样的色彩:服饰色彩丰富多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黑白灰,更多地运用了红、黄、蓝、绿等鲜明明亮的颜色。
• 塑造人体曲线的剪裁:隋唐时期的服饰注重对人体曲线的塑造,舒展自然,衬托出人的身材美。
唐代衣物设计示意图
服饰的变革必然与时代的背景与发展紧密相连,它所反映的不仅是一个时期内人们的审美与生产生活方式,更是社会生产、政治外交等在物质上的反馈。隋朝统治时间虽短,但丝织业有长足发展,丝绸产量巨大。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量、质量均超过前代,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与各国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使之与本国服装融会贯通,因而得以推出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
隋唐丝织示意图
隋唐时期,官员的服饰尤为讲究。它不仅体现了等级制度,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趣味。
隋文帝时期,官员的服饰相对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但到了隋炀帝时期,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的章服制度,官员的服饰开始变得更加华美和讲究。隋朝官员的朝服通常包括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绛纱蔽膝、白袜乌靴。他们所戴的进贤冠,以官梁分级位高低。谒者大夫戴高山冠,御史大夫、司隶等戴獬豸冠。祭服为玄衣纁裳,冕用青珠,皇帝十二旒十二章,亲王、侯伯等按礼制佩戴。
唐朝官员的服饰则更加丰富和精致。唐代官服的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有明确的规定,如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为绯色等。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称为襕衫。这种袍可穿成翻领,缀锦边,穿圆领袍时,腰间系上革带或銙带。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官员们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为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上衣,下着裳,配玉珮组绶等。
从隋文帝的简朴到隋炀帝的华美,再到唐代的丰富多样,官员的服饰不仅反映了社会等级,也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隋唐时期,青少年以及幼儿的服饰文化同样丰富多彩,有肚兜、襁褓、虎头帽、背带裤等。在许多唐代儿童画像中,肚兜是一种常见服饰,通常采用鲜艳的红色。襁褓则是用于包裹保护婴儿免受寒冷。虎头帽则与佛教文化的输入有着重要的关系,兼具保暖的实用性与活泼可爱的装饰性。背带裤是唐代较有特色的儿童服饰之一,适合活泼好动的儿童在玩耍时穿着,不易使裤子掉落。
五毒肚兜
唐代儿童服饰色彩运用较为大胆,鲜艳色彩居多,如红色、绿色等,这些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并且受到当时对外交往频繁的影响,儿童服饰与西域的服饰文化也有着一定的融合倾向,如背带裤和一些服饰纹路装饰,呈现出中外文化融合的特点。
隋唐时期的儿童服饰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还展现了对儿童的细心照顾和审美趣味。这些服饰的设计既实用又美观,也为后世儿童服饰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隋唐时期的书生,即士人,他们的服饰相对简朴而又不失儒雅。书生常穿圆领袍衫,颜色素雅,通常为白色或其他淡色系,代表着他们清高的志趣和学术追求。他们的服饰不会有过多的装饰,以简洁大方为主,体现了书生的淡泊名利和专注于学问的态度。此外,书生也会佩戴巾帻,这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常戴的一种头巾,象征着他们的文化身份。
唐朝文人
农民作为社会的基础阶层,他们的服饰以实用为主。隋唐时期的农民多穿着粗布制成的衣物,材质粗糙,颜色单一,通常为麻布或棉布制成的短衣长裤,方便田间劳作。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服饰装饰较少,以耐用和舒适为主要考虑因素。
商人的服饰则相对更加讲究,因为他们经常需要与各方人士交往,服饰也是他们展示财富和地位的一种方式。商人多穿圆领或翻领的袍衫,这样的衣服便于穿脱,适合在旅途中穿着。他们的服饰色彩可能会较为丰富,但不会过于华丽,以免在旅途中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他们会选择丝绸等较为贵重的面料,注重衣物的透气性,并在服饰上配有简单的图案或刺绣,以彰显其经济实力。
唐朝商人服饰
总结
隋唐时期的服饰文化丰富多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审美趣味。面料多样,色彩鲜艳,刺绣工艺精湛等,体现了时代的繁荣和对外交流的频繁。书生、农民、商人的服饰各有特色,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晨曦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