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次。”一遍遍在话筒前讲述相同内容,反复录制着同一堂微课,为的就是呈现出最好的结果。7月10日至7月20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阳光雨露公益团的各个成员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录制了线上微课堂,并且统一投送到网站上供同学们学习。公益团成员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参与了社会的建设,增加了身份的认同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四川农业大学阳光雨露公益团是在动物医学院综合办公室的组织下成立的一支公益团队,团队成员共13名。团队下设有宣传组、课题组以及后勤组。今年暑假期间,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奉献。阳光雨露公益团队以“情满杏坛·‘医’蕴华光”为主题开展了线上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主题丰富多样,涉及各方面,旨在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儿童兴趣培养活动以拓宽儿童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本次实践活动要求的从理论授课到实践操作,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参与不同的课程活动,学生能够发现兴趣并激发潜能。
图为队员制作微视频过程 周韵涵供图
7月4日晚,阳光雨露公益团队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综合办公室开展线下会议,针对此次暑期线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工作内容分配及小组课程讨论。会议期间,团队各成员踊跃发言,提出各自对于此次实践的想法,致力于更好、更优地开展本次活动,提高活动开展期间的工作效率,提升线上课程内容质量。
图为队员制作课程讲解PPT过程 徐灿供图
每一门课程内容不用多么专业化,要让每一类观看团队微课堂的人都能听懂。根据这一中心思想,阳光雨露公益团成员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科普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农业、传统节日及娱乐。每一门小组课程成员都尽心尽责,搜集资料、制作课程PPT、录制微课堂,将内容简易化,保证内容正确性的同时,做到简洁易懂,有效科普。
图为对员录制微视频过程 张宇昕供图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由谁提供并予以支持呢?阳光雨露公益团已成立多年,每一届团队都尽心负责于社会知识教育,培养儿童兴趣爱好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文化素养。而公益团这些年能顺利开展社会实践,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支持。
四川农业大学以“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贯彻“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支持每一位同学的兴趣爱好、学业和梦想,鼓励每一位川农学子为了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想法和方案的实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包括阳光雨露公益团在内,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社会公益教育事业中来。社会公益是一项周期长且任务繁重的事业,需要广大社会的关注和每一份公益事业的落细落实。“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阳光雨露公益团未来任将继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顾佳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