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褪色,实践不停息

发布时间:2024-08-24 20: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志   阅读 7.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4日讯(通讯员 刘志) 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宣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构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2024年7月,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弹光星辉”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来到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王营李方口小学和周口第十九中学,为总计超过四百余名师生开展了“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

“两弹一星”精神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保卫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而培育出的崇高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

“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成为激励科技工作者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也是激励青年大学生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指明灯。

宣讲团在李方口小学与师生合影留念

在宣讲前,每一位宣讲团成员都怀着敬畏,忐忑的心情,不断探寻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宣讲方式,在一次一次的会议中,他们发现要用生活中的小细节,为同学们讲述宏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从核污水排放,或者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诸多方面,深入浅出,做到让同学们更好接受,积极构建一个快乐有趣的知识课堂。”宣讲团成员刘志说。

指导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注意事项

团队在和周口市团委书记孙娜书记为团队成员介绍了学校的基础情况,积极鼓励宣讲团队成员能够深入周口基层,为更多的中小学生带来精彩的知识宣讲,这对于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宣讲团成员通过了解到学校的基础情况进行合理分工,根据不同年龄的同学搭配了不同的讲解内容和宣讲形式。

在宣讲过程中,宣讲团成员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艘人造地球卫星讲起,深入浅出,带领同学们走进我国漫长艰辛的发展之路,体悟先辈英雄的伟大精神。团队围绕“核工业发展”、“生活中的核辐射”、“人造太阳”、“北石山的故事”等主题,从过去与未来的核工业发展,探寻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突破性的成就,从核辐射的危害中来,聚焦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讲述了核辐射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危害和影响,从“人造太阳”的科技成果中,了解了核聚变产生清洁能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等。宣讲团通过多种宣讲方式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知识问答,板书讲解,想象力绘画,课后采访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知识课堂。

宣讲团成员在讲解知识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2024年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我国“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向社会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营造了解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本次宣讲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赞扬,“我以后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保护环境,保护国家,能够制造出飞上天空的卫星。”一名三年级同学在接受采访中这样说。“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像刘慈欣那样写出来很多出名的科幻书籍,不断幻想宇宙中有什么,这样子科学家们也能够帮助我实现我书中的梦想。”一名五年级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十九中团队成员和校领导合影

在之后的日子里,宣讲团将在之后走进更多中小学,为他们讲解国家当今的繁荣与昌盛,了解我国的“两弹一星”精神,高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志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