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赴武威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06 01: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范渊皓、陈鹏、高旭   阅读 9.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范渊皓 陈鹏 高旭)7月25日至8月2日,兰州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远光灯社会实践团前往武威开展“坐上高铁看武威——兰张高铁(兰武段)通车意义探寻与武威历史文化符号内涵解读”专题“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沿着兰张高铁(兰武段)线路依次走过古浪县、武威市区和民勤县,通过参观见学、深度访谈、实地体验等多种方式,深挖兰张高铁(兰武段)修建、通车及其深远意义,形象勾勒出武威日新月异的现在和无限可能的未来;与此同时提取马踏飞燕、天梯山石窟、鸠摩罗什、文庙、古浪战役、八步沙六老汉、民勤蜜瓜七种文化符号,逐一解读其能指与所指,生动还原着武威漫长而璀璨的历史文化长河。

第一站:古浪县

望硝烟滚滚,看沙漠成洲

7月25日至28日,实践团来到古浪县,重点考察了古浪战役纪念馆和八步沙林场,深入“触摸”西路军的铮铮铁骨,深刻领会“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

在古浪战役纪念馆,团队成员瞻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向西路军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花圈、行鞠躬礼,致以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随后,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聆听了红九军在古浪境内的战斗历程,深切感受到西路军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为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初心不改的忠贞本色。

走进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透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影像、一组组数据,加之手绘沙画等互动体验活动,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四十余载情系家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理想信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团队成员心田。大家采访了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和副场长石银山,两位老人饱含真情的娓娓讲述,让大家看到了八步沙黄沙漫天的过往、生机勃勃的当下和绿色发展的未来。进入八步沙林场中心,大家顶着高温、扛着铁锹、提着麦草,齐心协力压出了一方长12米、宽7.5米的草方格,浓墨重彩地书写出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青春底色。

第二站:武威市区

迎高铁时代,展千古风华

7月28日至31日,实践团来到武威市区,参加了“迎接高铁时代·畅游大美武威”青年助力武威文旅系列活动,领略了武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为向外界更高效地推介武威奠定基础;采访了兰张高铁(兰武段)相关工程师及部分乘客,勾勒出兰张高铁(兰武段)在修建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和通车后焕发的盎然生机;前往了天梯山石窟、雷台汉墓、鸠摩罗什寺、武威文庙实地见学,认真剖析了这四种文化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细致描绘出武威历久弥新的绝世芳华。

在由共青团武威市委联合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举办的“迎接高铁时代·畅游大美武威”青年助力武威文旅系列活动中,来自全省各高校200余名师生用青春视角、青春话语、青春形象为家乡代言,以实际行动助力武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武威南城门楼上,团队成员以“青年推荐官”的身份,打卡推介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并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了多条精心拍摄制作宣传的作品。

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的中铁一局项目负责人杜建军说:“乌鞘岭属于高海拔地区,每年有效施工时间只有六个月。从进场以来,积极克服高原高寒恶劣气候及施工工序多、难度大、风险高等众多挑战,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其中,重点铺轨工程新乌鞘岭隧道位于全线最高海拔2800米处,最大坡道达到了25‰,相当于长度1000米的距离,升高了7层楼的高度。”团队成员随机采访了乘坐兰张高铁(兰武段)的部分乘客,大学生陈冰大方地谈起她的感受:“今天第一次乘坐兰张高铁,列车运行平稳、车上服务到位、整体体验良好,相信这趟高铁一定会载着武威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团队成员们依稀听到来自北凉的雕刻声;在鸠摩罗什寺的夕阳中,大家仿佛看到千百年前鸠摩罗什大师苦苦翻译经卷的背影;在雷台汉墓悠长的墓道里,大家细细寻找“马踏飞燕”出土的坑穴;在武威文庙高悬的数十块牌匾下,大家被武威奔涌至今的文脉深深震撼。

第三站:民勤县

听治沙传奇,闻瓜果芬芳

7月31日至8月1日,实践团来到民勤县,认真参观了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实地领略了沙漠雕塑公园的巧夺天工,协助部分瓜农完成了摘瓜及装车工作。

在纪念馆内,伴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介绍,团队成员仔细“翻阅”了前言、历史演变、艰苦奋斗、亲切关怀、综合治理和后记六个篇章,直观反映了民勤生态演变的历史,深刻揭示出民勤生态恶化的自然与社会因素,生动展现着半个世纪以来,民勤人民抗击风沙的光辉历程近年来民勤人民在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取得的经验与成效。

团队成员顶着烈日、穿过防沙林,进入了苏武沙漠大景区的沙漠雕塑公园。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7件沙漠雕塑作品将这片茫茫沙漠装点成充满诗意与创意的“艺术之洲”,不仅使独特的大漠景观更加美丽,也启迪了大家对于绿色环保理念、人沙和谐共生、生态文化旅游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途中,团队成员来到一片绿意盎然、瓜香四溢的蜜瓜田,完成了蜜瓜采摘装车的助农实践。在当地村民和瓜农的指导下,大家很快学会了如何挑选、采摘、打包优质蜜瓜,干劲十足地开始在瓜田挥洒汗水、在货车打包丰收。一个多小时后,大家已经帮助瓜农整整齐齐地装了满满一车瓜。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学习之行、铸魂之旅,既巩固提升了大家的专业能力,又为兰张高铁(兰武段)开通运营的多元意义阐释和武威历史文化的多维视角解读做出了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兰张高铁(兰武段),走进武威、走进西部、走进中国,为传播地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铸牢文化自信贡献力量,用大好青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渊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