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心筑梦,农创未来|宿迁学院西楚爱农队实践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04 13: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颢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徐颢) 当城市里的年轻人追逐科技梦想之时,一群来自宿迁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们深入乡村,用实际行动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七月盛夏,这群充满激情的学子们前往江苏省宿迁市唐圩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耕心筑梦,农创未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殷切期望。

图一:实践团队在唐圩村村委会前庄严合影

在村主任的带领下,社会实践团队穿梭于唐圩村中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印记的老屋之间。这些老屋,如同沉默的守护者,见证了村庄的兴衰更替,它们不仅是时间的印记,更是唐圩村独特文化和情感价值的活化石。步入村史馆,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一张张陈旧的历史照片,如同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勾勒出唐圩村的发展脉络。这里记录了村庄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兴旺的每一步脚印,每一张面孔背后,都有一个关于奋斗与希望的故事。

图二:实践团队近距离观老屋

图三:实践团队参观村史馆

最为触动人心的是,团队有幸采访到了一位85岁的老者。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岁月的智慧,深情地讲述了村子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尤其是在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村子如何在现任村支书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快速发展,使唐圩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逐步成长为农业强村的过程。老人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每一位队员的心。他对于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激发了团队成员内心深处对乡村振兴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四:实践团队采访唐圩村老爷爷

在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中,团队成员沉浸于其中的探索,这里是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完美地演绎了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无缝连接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园区内,队员们积极参与互动学习,惊叹于现代农业技术的高效与智能,也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背后科技支撑的重要性。

图五:实践团队在唐圩三产融合园内合影

图六:实践团队探讨唐圩村的发展

进入梨花苑中,满树的绿叶在阳光下闪烁,梨果正逐渐成熟,散发着淡淡的果香,别有一番风味。这里没有梨花的绚烂,但夏日里浓密的绿荫和逐渐成熟的果实依然彰显着大自然不凡的活力与富饶,呈现出一番别样的生机盎然之景。团队成员还尝试了电商直播,推广唐圩村优质梨制品,不仅拓宽了市场边界,还增强了品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直播过程中,他们与网友互动,分享唐圩村的故事,传递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图七:实践团队于梨花苑前合影

图八:实践团队进入梨花苑中

图九:实践团队直播助力乡村振兴

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团队成员在田间地头的亲身经历。他们与当地农民共同劳动,学习割菜与收集技巧,每一刀下去,都伴随着收获的喜悦与对劳动艰辛的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这句话在这一刻变得鲜活而真实,汗水与笑容交织,展现出青年学子的务实精神与团结协作的力量。

图十:团队成员投身劳动体验

随着实践活动的结束,宿迁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学子们收获满满,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他们对乡村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感悟,准备将所学所感应用于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这场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下乡之旅,更是一场汗水与知识的洗礼,一次责任与梦想的碰撞,它将成为青年学子人生旅途中一段宝贵的记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深耕于心,筑梦于行,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十一:团队成员在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前合照

图片| SQU西楚爱农实践队

编辑| 李国龙 徐颢 汤皓哲

审核| 李云泽 秦闯 唐玉杰

监制| 乔心阳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徐颢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64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