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郑鑫 梁靖梓 周春霞)怀揣文化传承之梦,响应乡村振兴之召,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七彩绘夏阳,五色描童心”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队踏上了前往重庆市江津区贾嗣镇的实践之旅。实践队此行不仅是为了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为了搭建起一座连接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知识与梦想的桥梁。
图为贾嗣镇的小朋友在编织中国结。中国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梁靖梓 供图
抵达贾嗣镇后,实践队迅速融入了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土地,与当地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第一项便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队员们耐心地向孩子们展示如何折叠纸张、勾勒线条、细致剪裁,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巧手中逐渐幻化出形态各异的图案: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寓意吉祥的“福”字、充满童趣的卡通形象,每一剪都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童真的梦想。
图为实践队员帮助小朋友制作剪纸作品。中国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梁靖梓 供图
紧接着,中国结的编制成为了另一大亮点。队员们将复杂的编织技巧简化成易于理解的步骤,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将简单的绳结编织成寓意深远、美观大方的中国结。孩子们在编织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耐心与细致,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扇面画的创作,则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实践队员提前为孩子们准备了作画的扇子,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在扇面上自由挥洒。有的孩子画上了青山绿水,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有的则描绘了卡通人物,充满了童真与趣味;还有的用书法写下励志的话语,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每一幅扇面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是孩子们艺术才华的展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创新诠释。
图为贾嗣镇的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扇面画作品。中国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梁靖梓 供图
本次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文化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见证。通过剪纸、中国结、扇面画等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技艺,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这次实践也让实践队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