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数理学院开展“数学助力 绿色乡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01 15: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开展,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淮阴工学院数理学院发挥学生专业优势,组建“数种子”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0日-15日前往淮安市陈集村,围绕“数学助力 绿色乡村”思路开展“垃圾分类 青春助力”实践活动,同时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数韵书香”实践活动。活动中,“数种子”实践团队走进社会大课堂,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大熔炉,接受考验,夯实专业知识,充分展现了淮工学子风采,让“热爱数学”的意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也通过调研当地的垃圾分类情况,分发垃圾分类宣传纸张,让村民们懂得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7月10日至7月12日间,“数种子”实践团队先后前往淮阴区陈集镇中心小学附近的辅导班开展“数韵书香”阅读活动。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有趣的数学课,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孩子们解决数学题,培养理科思维。

7月13日,“数种子”实践团队于淮阴区陈集镇村支部门口集合,并在三楼的小书屋开展“数韵书香”活动,实践团队成员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体会字里行间传递的温情,“数种子”实践团队成员们也在与陈书记和孩子们的交流指导中收获颇丰,积累到了宝贵的社会教学与社会实践经验。

7月14日至7月15日间,“数种子”实践团队前往淮阴区陈集镇田间小道附近开展“绿色乡村”活动,采集了一些垃圾乱扔的现象,进行调研分析。

在接下来的2天里,“数种子”实践团队在陈集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实践。他们发现,尽管村民们对“绿色乡村”的概念有所耳闻,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困难,如分类垃圾桶的配备不足、分类标准的模糊等。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实践团队成员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针对老百姓垃圾分类意识较低这一情况展开宣传工作,面向老人小孩各个群体开展宣传工作。

然后,他们与村委会合作,积极争取资源,将陈书记收集到的废弃硬纸板裁剪成规则形状,并在小区附近采集了一些花草。以“变废为宝”为主题,带领小朋友们在硬纸板上涂鸦,利用简单的工具将植物附着在硬纸板,做成纸质花瓶样本。

此外,“数种子”实践团队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数据分析工作。他们对村庄的垃圾产生量、分类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为村委会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同时,他们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如加强分类垃圾桶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宣传教育等。

经过五天的深入社会实践活动,“数种子”实践队充分发挥了专业领域的优势,为全民阅读事业和垃圾分类贡献了实质性的力量。同时,此次活动也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坚定了他们“数学助力 绿色乡村”的核心理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季梦瑶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31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