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吕娜)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巢湖学院赴巢湖市开展大棚薄膜改革调研推广实践团于7月12日至18日前往中垾镇、夏阁镇、银屏镇等大棚基地,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们深入各个大棚基地,与种植农户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成员们的调研范围广泛,涵盖了西瓜大棚、蔬菜大棚、花卉大棚等多种类型。通过走访农户、开展座谈以及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了大棚瓜果蔬菜的种植现状,以及大棚所用薄膜对作物生长的具体影响。
图为团队成员一行前往大棚采摘园 李捷供图
在中垾镇的西瓜大棚里,团队成员仔细观察着西瓜的生长态势,与农户交流着薄膜的保温保湿效果对西瓜甜度和产量的影响。在夏阁镇的蔬菜大棚中,大家认真倾听农户讲述不同季节蔬菜生长对光照和温度的需求,以及现有薄膜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的表现。而在银屏镇的花卉大棚内,团队成员们一同探讨着薄膜的透光性如何影响花卉的色泽和花期。
在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葡萄大棚大多采用遮雨膜,这种薄膜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刷,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其他大棚所使用的薄膜,主要是聚乙烯和 PO 膜,通常每三年更换一次。然而,这些传统薄膜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特定光谱的调节能力不足,可能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图为团队成员研究大棚薄膜 李捷供图
为了帮助农户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势,为农户们精心准备了科普讲座。团队成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光谱和叶绿素的知识,让农户们明白不同波长的光线对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光谱就像是植物生长的密码,不同的光线波长能决定植物生长的速度和质量。”团队成员生动形象地比喻道。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光照条件来提高叶绿素的工作效率。
在科普了基础知识后,团队成员重点介绍了新型转光薄膜的作用原理和显著好处。团队成员耐心地解释道:“新型转光薄膜能够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精准地调节光线的波长和强度。这就好比为每一种作物量身定制了专属的光照环境,能够极大地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农户们被团队成员的讲解深深吸引,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期待的光芒。当听到新型转光薄膜可能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时,他们纷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这一新技术。一位西瓜种植户激动地说:“如果这种新型薄膜真能让我的西瓜长得更好、更甜,那可真是太好了!我愿意第一个尝试。”
图为团队成员与农户交流 李捷供图
经过为期7天的深入调研和推广,团队成员们不仅收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大棚薄膜技术提供了有力依据,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农户心中播下了科技兴农的种子。通过与农户的密切互动,让农户们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追求高效、优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图为团队成员在大棚前合影 李捷供图
此次大棚薄膜改革调研推广活动,是巢湖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宝贵机会,培养了大家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促进地方农业产业升级、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吕娜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