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微观法情,宏观法治”暑期社会实践队
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尚雨涵)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法工作等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普法生力军作用,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弘扬法治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微观法情,宏观法治”理论普及宣讲团,走进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河南省兰考县,开展社会实践,进行普法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普法以诚,与法同行
2024年7月,实践活动在兰考县正式拉开帷幕。实践队走进兰考县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开启了一场“零距离”“沉浸式”的司法实践之旅。
实践队员怀着对法律实践的憧憬与期待,在兰考县人民检察院同志热情接待下,详细了解检察院的组织机构、工作职能和办案流程。实践队员参观了检察服务大厅、智慧院区、办案工作区等场所,直观地了解了检察机关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与检察官们的交流互动,大学生们对检察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法律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兰考县人民法院。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员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审判法庭、执行指挥中心等场所,了解了法院的立案、审判、执行等工作流程。实践队员还穿上法袍,亲身感受了法庭的庄严和法律的权威。通过参观法院,大家不仅了解了法院的工作职能和司法程序,也增强了对法治的崇尚。
实践队员在兰考县人民法院合影。通讯员 杨子涵 供图
实践队员在兰考县人民检察院合影。通讯员 杨子涵 供图
二、德泽焦桐,法润兰城
实践团队来到焦裕禄纪念园,缅怀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学习焦裕禄精神。在焦裕禄烈士墓前,实践队员敬献花篮,鞠躬默哀,表达了对焦裕禄同志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随后,实践队员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通过观看影像、实物和听取讲解,深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和他为兰考县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实践队员纷纷表示,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队员向焦裕禄烈士墓鞠躬。通讯员 杨子涵 供图
实践队员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通讯员 杨子涵 供图
三、与法“童”行,呵护成长
“微观法情,宏观法治”实践队来到兰考县惠安街道刘林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活动。实践队员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小学生们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校园霸凌等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法律故事等形式,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小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陈俊龙向同学们宣讲普法知识。通讯员 杨子涵 供图
同学们在认真听实践队员讲课。通讯员 杨子涵 供图
四、身体力行,学有所用
实践团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来到兰考县广场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广场上,同学们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在社区里,实践队员与居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法律需求,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
活动中,实践队员还结合实际案例,向群众讲解了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居民们对实践队员的普法宣传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
侯丽禛向社区居民讲解普法小册子。通讯员 杨子涵 供图
五、青春下乡,法助农业
实践尾声,团队来到兰考县小宋镇红薯基地,参观红薯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了解了红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随着红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等。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员向基地的工作人员和种植户们讲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解答了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红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红薯基地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讲解有关农业知识。通讯员 杨子涵 供图
实践队员王昱阔亲身体验育苗过程。通讯员 杨子涵 供图
六、微观法情,宏观法治
在这充实的参观学习之旅中,同学们不仅深刻感受到科技赋予法律的崭新活力,让法的执行如精密的数智系统般高效准确,还亲身领悟到传统道德的深厚力量,焦裕禄先生的精神如璀璨明灯,照亮兰考前行的道路。科技与传统在此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兰考法治与道德的绚丽华章,为同学们后续的实践开展筑牢根基,让法治的光辉与道德的温暖在心中永远闪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腾霓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