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生赴河南永城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24-07-27 15: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叶小慧   阅读 6.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叶小慧)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生奔赴河南省永城市曾楼村、时庄村和日月湖坍塌区生态公园开展调研。

一、乡村文化振兴正当时

当日上午,社会实践团前往李寨镇曾楼村开展调研。李寨镇距离永城较远,属于永城南端,两省交界地区,以农耕为主,其中曾楼村为汉代所建,乡土文化历史悠久。

图为永城市李寨镇曾楼村

实践团抵达曾楼村时,正巧赶上村委会为60岁以上村民组织的免费拍照公益服务,活动现场井然有序,呈现出一片和谐友好的画面。实践团成员趁热打铁,向村民们发放调查问卷,并与村民们深入交流。成员由此了解到,曾楼村民风淳朴,邻里关系和睦。村里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们经常在广场上听戏、跳舞、下棋等,村民对近些年来的乡村文化建设满意度也很高。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村民开展问卷调查

村民们还热情地向成员介绍了驻扎在村里多年的村医夫妇,村医曾医生扎根基层,数十年风雨无阻保障村民的健康,实践团跟随村民来到卫生站时,被墙上挂满了村民送的感恩锦旗深深震撼。据曾医生和村里工作人员的介绍,曾楼村不止医疗服务到位,在农村卫生、道路建设、养老惠老等方面建设都卓有成效。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村民开展访谈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未来,曾楼村还将充分利用已经建设好的乡村文化站、文化大舞台等场地,充分挖掘村里的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积极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发展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之根。

二、传承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下午,社会实践团前往演集街道时庄村调研。时庄村是“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乡村旅游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被相继确定为文化和旅游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创新省级、国家级试点单位。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

跟随专职讲解员的介绍,社会实践团陆续参观了时庄村的一系列建筑。时庄村坚持“保旧筑牢”的文化建设理念,对村里的传统建筑加固修葺,通过现代化技术保留田园农村的独特原貌,保持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时庄村一步一景观,一院一主题,坐落关公饮马泉、赤龙泉、老土庙等历史古迹,构成民俗体验、乡旅文化、美食民宿等设计布局。

图为时庄村场景

同时,社会实践团还调研了时庄村的文化情况。在闫青松剪纸烙画工作室中,构思巧妙的书法剪纸和栩栩如生的清梦上河图烫画让团队成员看得目不转睛。移步到尚瓷文化艺术馆,团队成员发现这里收藏了三千多件古代陶瓷。时庄村通过收集历代陶瓷,保护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珍贵文物,并将数千年文化凝聚在此,体现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而又延续至今。随后实践团成员参观已有130年历史的陈氏染坊。当地用核桃皮做的扎染已成为非遗文化,用天然的植物能够染出纯正的蓝色,既体现中国人民的智慧,也体现当今染制技术的巨大进步。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时庄村将陈氏染坊的工艺完整地保留下来,形成文化体验和文产品产业链,传统工艺与创新审美相碰撞的扎染艺术品经常供不应求。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促进时庄村的经济发展。最后,实践团来到茶馆品尝当地特色的大碗茶。在幽静怡人的茶馆内,众人讨论起一路所闻,交谈甚欢,其乐融融。这次参观之旅,让实践团成员认识到时庄村将文化保存、文化创造、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化有机融为一体。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剪纸艺术

参观结束后,社会实践团与一众人员开展座谈。工作人员回顾了时庄村的发展并强调该村的发展理念。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与时庄村各代表展开讨论,并就时庄村未来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图为街道和时庄村工作人员、企业家与实践团成员合照

三、弘扬生态文化,建造乡村宜居生活

傍晚,社会实践团前往永城日月湖坍塌区生态公园开展调研。日月湖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化转化的一项典型案例。在过去,这里是城郊煤矿压煤区,因过度采矿出现地面坍塌,房屋倒塌,耕地被淹,到处都是垃圾遍地、臭水横流。如今在生态文化的引领下,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日月湖坍塌区生态公园,日月湖分为南湖和北湖,形成6平方公里的水面,依据地势划分为人文景观,艺术景观和自然景观区域。

图为日月湖星空艺术馆

实践团成员通过向日月湖的向导和多位游客访谈了解到,日月湖的建设优化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从过去烟尘弥漫的农村到现在的水木年华的生态公园。一位从安徽过来旅游的大学生与实践团成员开展交流,他提到在观光的同时,还阅读了公园有关生态文化的宣传栏,认为践行生态文化,才能美化乡村环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随后,实践团成员向大量游客发放问卷,通过调查显示,生态文化对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小慧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7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