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育秧、传秧、插秧,泥土的芬芳与汗水的交织,让我对食物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的体会。”
“参观自动化育秧流水线,标准化的流程、现代化的设备让下种、覆土、浇水实现了全机械化,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我切身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勇于拼搏、不怕牺牲、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八一精神”永放光芒!”
···
这个暑期,河海大学1442工程学生骨干团队深入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前往江西南昌开展三下乡社会暑期实践活动,了解乡村实际需求,发挥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为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振兴出谋划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河海大学退休教授谈飞老师、学生处思政科孙悦老师、商学院辅导员史玉莹老师,以及1442工程骨干成员参加了此次实践活动。
青春议耕播希望,乡村振兴谋发展
实践第一天,团队前往鄱谷农业生产基地,与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黑米哥”熊模昌、生产主管“大米哥”刘家兴、董事长助理洪诗惟等就粮食生产、品牌营销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会议中,大米哥首先从生产、技术、管理等三个方面就鄱谷的农业生产为实践团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基质”、“秧盘”、“育苗”、“机插”、“两万亩”,一个个关键词构成了团队成员对于现代化农业的初印象。
随后,熊董事长及其助理就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经营和营销模式以及现阶段落地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展开了详细介绍,会中,熊董事长为实践团重点介绍了“我家的良田”这一具有创新性的销售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去中间化,降低了产品的销售成本。
下午,团队成员就品牌营销模式展开了讨论,师生集思广益,结合自身观察思考,从消费群体受众、定价策略、品牌建设等方面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实践团成员制作调研问卷,并将调研结果整理形成报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期待能够在市场战略方面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报告建议收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最后,熊董事长带领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蛙稻生产基地,一望无际的稻田,蛙声一片,以蛙+水稻的绿色生态模式,贯彻“蛙稻生态种养”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重现原生态景象,生产放心农产品,实践团成员们近距离观察到鄱谷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园的精细化管理。
学子田间插绿秧,稻香工厂赏金黄
实践第二天,团队成员在大米哥刘家兴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亲手收集秧苗。成员们分工合作,于田间艰难前行,深切体会到了农民于烈日之下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在大米哥的指导和帮助下,师生共同参与,传秧插秧。走入金黄的稻田,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特有的芬芳,亲手触摸着这些饱满的谷粒,实践团深切体验到收获的喜悦,也更加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下午,师生前往农业生产工厂参观学习,生产技术经理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整个工厂的基本运行情况和现代化农业设备的使用运行情况,实践团深深感受到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强力推动和对乡村全面振兴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442工程”学生骨干培养模式已经持续开展28年,是我校学生骨干培养示范工程,实践团成员心怀“国之大者”,勇担使命,传承“四学”理念,练就本领,发扬亮剑精神,铸剑砺魂,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用智慧和汗水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石宇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