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铁职院“红帆”青年实践团赴遂溪县乐民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25 09: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易耿   阅读 89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吴易耿 卢羿颖 叶琼 张姿)近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红帆”青年实践团赴湛江市遂溪县乐民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历时7天,在团遂溪县委、乐民镇委及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红帆”青年实践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红帆扬志绽青春,两美三创展新颜”实践主题,在党建带团建、群建基础上,围绕乐民镇所需、实践团所能,打造“两美”+“三创”服务模式,协助乐民镇做好基层建设,助力推动乐民镇乡村振兴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红帆”青年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红帆”青年实践团(又名“红帆”党员服务队)是一支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学院党总支指导下,由师生党支部共同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有党员教师、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共青团员(包含攀登计划项目成员)共计32人。今年是“红帆”队伍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五年,也是助力学校“双百行动”,助力学院党总支与遂溪党建共建的重要一年,7月13日至19日,实践团以实际行动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的高质高效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期间,实践团学生党员在基层干部的带领下协助各村村委对渔村渔民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做好渔民渔船与船员的信息记录,将特殊船只进行整理和报备,以便各村委统筹管理,使渔民捕鱼作业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协助基层干部整理干部档案、采集退伍军人信息,探访收集“乐民起义”和“海山暴动”相关资料,为红色资源汇编做好准备,争取为建设“乐民起义”和“海山暴动”红色基地创建资源。

实践团成员协助墩文村村委工作人员整理船泊资料

实践团成员向海山村村长了解“乐民起义”历史事件

实践团成员响应“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号召,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找准绿美生态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全民健身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开展绿化管护、地面清洁等绿色活动,向村民传播“爱绿、护绿、兴绿”的生态建设理念,以实际行动为“绿美广东”、“美丽乡村”添绿换颜。他们在乐民文化广场开展“七点钟·青创”小课堂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围观,他们通过开展“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以高铁为例”、“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学习黄学增烈士”等课程,为当地青少年科普专业知识,打开通往知识与梦想的大门。在授课期间,实践团用镜头记录下了“青创”课堂授课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并将照片精修打印出来赠予当地儿童。

实践团成员向乐民村儿童科普铁路知识

实践团组织前往黄氏宗祠、文明书院、黄学增纪念亭等历史遗迹参观学习,感受历史沉淀下的文化底蕴,追寻红色足迹,“挖掘”文物赋予当代青年的精神内涵,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念之基。除此之外,成员们在乐民镇还开展了“岁月见证,初心如磐”走访慰问老党员行动,走进党员之家,聆听时代声音,重温革命历史。党员黄竖良今年97岁,父辈曾是乐民起义的亲历者,长大后的他也想跟随父辈们的步伐参军卫国,后因种种原因,组织安排他留村出任书记,从此他便守着这片家园,终生扎根,寸步不离;党员麦园南1954年加入中国共青团,三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询问到入党动机时,老人说:“没有太多的原因,我只知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好。”从此他一直坚守初心、默默奉献,锦盒里深藏的两枚奖章和一个印着“优秀共产党员”的水桶便是最好的见证;党员武淑明党龄67年,卸任妇女主任后仍始终牢记初心,对到访的党员新生代提出的要求是“要服从组织领导,坚定不移跟党走”;黄学增纪念馆守馆人黄成仕是黄学增烈士的侄子,也是老红军的后代,他的表兄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家族的革命史令他倍感振奋,他也立志要守好先辈的纪念馆,讲好先辈故事,使得先辈伟大的革命精神、红军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厚度,强化了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持续激发广大青年沿着先辈足迹奋勇向前的不竭斗志。

实践团成员参观黄学增纪念亭

实践团成员慰问老党员黄竖良同志

实践团产创组查阅乐民镇旅游业资料,采集当地美食、风景、民宿、景点等素材整理成调研报告,并结合攀登计划项目探索乐民镇旅游业发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但是“红帆”党员服务队将继续服务于机车车辆学院党总支与遂溪县“双百行动”党建结对共建工作。

实践团成员向乐民村村民了解当地情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易耿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