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邱毅 曾惠 吴志远)7月8日至19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一根红绳”实践团队在邱毅老师和曾慧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渡头塘松元村,通过探寻湘中一支队的革命事迹,因地制宜,组建乡村文艺团队,激发当地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弘扬红色非遗文化。
走进天水荼亭,探寻湘中凤岭文化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文旅志愿服务支队的成员同黄支书以及严老师走访并调研了凤凰崙天水茶亭遗址。“一丛山背一丛人, 条条山路有茶亭”, 天水茶亭,坐落于旧安化丰乐乡(今娄底市渡头塘镇松元村),它既是千年荼马古道,又是商贾云集之休憩佳地, 旧时行军扎营之要塞。
历来茶亭是茶文化的史书。茶亭文化在当地湖湘尤其发达, 有”五里一凉亭, 十里一茶亭“的说法。在地势险恶, 山高水急,的边远山区。茶亭作为出门人避风躲雨甚至栖息的港湾,亦是山里人挑脚看外面的窗口与人交流谈荼话的好去处。
修建茶亭之举引领后辈敬仰。天水茶亭赋予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兼具遮风、挡雨、纳凉、歇脚和解喝多种功能的茶亭的修建无疑解了许多种田农人和行旅商人的燃眉之急。它既承载着先辈们的情感和历史记忆,也是对文化物质的尊重和传承。
图为天水亭遗址
传承红色基因,铸就革命丰碑
团队成员先后同严老师参观了湘中一支队革命故事的展览馆,探索并了解红色革命文化,探寻着先辈们的伟大事迹,触摸着昔日的光荣历史。
湘中一支队自成立以来,就不断投身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他们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他们组织群众,发动起义,推翻反动政权。在无数次的战斗中,湘中一支队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
这是一段不朽的历史篇章。历史的展览馆,使这些光荣的事迹,得以保存。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英雄的事迹,应当永远铭记。在此次游览中,团队成员对湘中一支队的故事领略更深,对“世界和平”的倡议中伟大精神的体会更加具象化。
图为湘中一支队的展览馆
在此次的参观中,团队成员对湘中一支队的革命文化领略更深,对伟大革命精神的体会更加具象化。
舞蹈赋能,融入红色革命故事
志愿者们在深入了解湘中一支队的革命故事后,迸发出激烈的创作灵感,将红色革命故事与舞蹈结合编创,并对村民们进行舞蹈的排练。
舞蹈以“扇子”为依托,生动再现了湘中一支队在剿匪的过程中,以其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和英勇的行动,谱写的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赞歌。
图为湘中一支队的舞蹈演出
原创舞蹈《湘中一支队》,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红色革命历史的追忆和感悟,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增强了乡村爱国主义教育,引领红色传承社会风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潘星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