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石河子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赴一师阿拉尔市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

发布时间:2024-07-20 13: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毕云川 赵佳莉   阅读 5.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毕云川)“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图为“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增强兵团基层连队各族中小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以有形有感有效地帮助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5日,国家民委石河子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赴一师阿拉尔市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团来到一师九团29连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

图为各族中小学生观看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新疆喀什分会场《舞乐新疆》节目

宣讲伊始,主讲人毕云川在以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新疆喀什分会场《舞乐新疆》节目为引,调动各族中小学生的兴趣,导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并采用多样化的宣讲形式带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回答问题,在扎实巩固同学们既有的民族知识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他们对“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一理念的认识与感悟,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与实践探索,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各民族间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于民族团结的强烈共鸣与坚定信念。

图为各族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踊跃回答问题

团队成员阿米娜·阿力木是维吾尔族同学,与当地四年级的高杰同学在连续几天的相处的过程中结下了友谊,因此在回答有关维吾尔族的相关知识时,向大家讲述了维吾尔族的相关文化、礼节,他说:“阿米娜姐姐有着维吾尔族所拥有的热情,在知道我对维吾尔族这一民族感兴趣时,非常热情的向我介绍,并教我ياخشىمۇ سىز  (你好)这个维吾尔语词语,让我对维吾尔族有了更深的认识。”除了阿米娜,斯琴塔娜也是团队里的蒙古族成员,参加宣讲活动的同学们亲切的叫她斯琴姐姐,在毕云川提问到有关蒙古族相关知识时,熊曾毅、熊宇轩两兄弟争先抢答向同学们展示自己对蒙古族的认识。此次宣讲活动中,阿米娜·阿力木和斯琴塔娜也表示,相信此次主题宣讲能够让小朋友们对各个民族有一定的认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经过多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与当地小朋友们结下的友谊,又何尝不是对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好呈现。

图为“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主讲人毕云川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本次宣讲活动圆满结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未来,实践团全体成员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火热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文:毕云川 赵佳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毕云川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3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