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科院学子三下乡——绿水乡村,青山天地

发布时间:2024-07-17 17: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璇 陈鑫磊   阅读 6.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王璇) 在这个充满朝气的盛夏时节,一群满怀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乡土的深情,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征程。他们的目的地是绿水乡村,一个被群山环抱、碧水环绕的美丽田园,这里不仅是自然的杰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群山环抱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璇  摄

绿水乡村,一个名字便能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当青年学子们第一次踏入这片土地,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撼不已。山川如画,绿意盎然,小桥流水人家,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宁静。这里的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生活,同时也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三下乡活动旨在通过科技、文化、卫生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传播现代文明。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与当地村民共同劳作,学习传统农业知识,体验农事活动的乐趣;开设科普讲座,普及环保理念,增强村民们的生态

 绿色乡村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璇  摄

保护意识;组织文艺演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促进城乡文化交流。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在绿水乡村的日子里,大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他们见证了生态农业的魅力,看到了乡村在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的平衡点。更重要的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一份力量。活动期间,志愿者为保持绿水乡村的生态环境尽一份力,绿水青山象征着希望与未来,也寓意着新一代的成长与接力。

在一次与村中老人的交谈中,一位学生深受触动:“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让我意识到乡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棵树都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我们不仅要帮助乡村发展,更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老一辈的故事,新一代的启迪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璇  摄

绿水乡村,青山天地,这里不仅留下了志愿者们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大学生们更加坚定了投身基层、服务乡村的决心,立志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活动的深入,绿水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和笑声。他们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亲身体验让他们对农村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绿水乡村,青山天地,不仅是一片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三下乡活动虽然短暂,但它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激发了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决心。

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校园,但他们知道,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未来,无论他们身在何方,都会记得绿水乡村的山山水水,记得那里淳朴善良的人们,记得自己曾为这片土地做出的微小但真实的贡献。

绿水乡村,青山天地,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它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的乡村成为绿水青山中的明珠,让美丽中国的梦想在每一片土地上绽放。

绿水乡村,青山天地,这不仅是一段难忘的旅程,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这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验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让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故事发生,让青春在祖国的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共同书写美丽中国的新篇章。    志愿者打扫院外卫生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璇  摄

 携手服务:三下乡,心连心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璇  摄

     志愿者帮老人做饭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璇  摄

 时光的温暖志愿者与长者的美好相遇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璇  摄 


(通讯员 王璇 陈鑫磊 供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璇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