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张圣康 许佳怡) 为响应“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号召,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文物里的中国”实践团于2024年7月连续举办了五次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活动旨在为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提供深入了解新疆历史文化、体验传统技艺的机会,促进文化的传承与普及。
图为文物里的中国实践团在出征仪式合照
一、文化传承第一站:塔里木大学校史馆后方的“文物盛宴”。7月1日—3日,实践团在校史馆后方举办“文物里的中国”系列活动。在本次活动中,第一师阿拉尔中学小学生研学团和周边30多名中小学生积极参加“走进文物里的中国,”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了八种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每一种都充满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在壁画制作区,孩子们亲手绘制壁画,感受着古代艺术家们对于色彩和线条的精准把控;在陶器制作区,他们揉捏着泥土,尝试着塑造出各种形状的陶器,体验着从泥土到艺术品的转变;在拓印与雕版印刷区,孩子们学习了古代的印刷技术,亲手拓印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在考古发掘体验区,他们化身为小小考古学家,亲手挖掘“宝藏”,探寻着历史的痕迹。
图为孩子们在团队成员带领下体验非遗项目
除了这些传统技艺的体验外,活动现场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VR眼镜体验区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中国的壮丽景象之中。他们惊叹于古代文明的辉煌与伟大,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很多以前只在书上见过的文物,现在能够亲眼看到它们的图片和模型,感觉非常震撼。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过去人生活的样子”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兴奋地分享道。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更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二、文化传承第二站:社区里的历史课堂,让文化遗产活起来。7月2日—5日,在南国风光新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仁和小区科普广场和金银川街道办事处,实践团面向社区内的小朋友们以及周边小区的居民们开展了考古发现展板宣传,复原文物介绍,投壶游戏,文物制作体验等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展示新疆考古成果,增进社区居民对新疆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传承与普及。
图为实践团在社区为孩子们宣传相关知识
活动伊始,实践团的成员通过展板宣传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新疆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成果。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见证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明的宝贵线索。孩子们纷纷驻足观看,认真聆听志愿者的讲解,对新疆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展板宣传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复原文物介绍、投壶游戏、文物制作体验等环节。在复原文物介绍区,志愿者们展示了各种精美绝伦的文物复制品和模型,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古代文物的精美和珍贵。投壶游戏则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古代礼仪和文化知识。而文物制作体验区则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文物复制品,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文化传承的乐趣。
小朋友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位家长激动地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新疆的历史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应该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物里的中国”系列活动,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积极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参与类似的文化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播传统文化价值等方式,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佳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