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战时英,追忆来时路——安徽师大“红旅智行”团队访越战老兵

发布时间:2024-07-17 16: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 王孜默 张越   阅读 6.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关键词:安徽师大 红旅智行 新四军纪念林

摘要:7月16日,计信学院赴淮南新四军纪念林vr展馆“项目e站”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偶遇革命老兵,聆听他们亲身参战的故事。

团队成员深切悼念在抗战中牺牲的战士

在新四军纪念林,团队偶遇了一位年逾花甲的退伍老兵——宋登国先生。他正与几位昔日的战友追忆峥嵘岁月。经了解,宋先生曾参与过包括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内的多场捍卫国家主权的军事行动。1984年12月,他首次踏上战场,奋战至次年6月才结束战斗任务。宋先生说:“那时,我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作为一名军人,我必须无条件服从命令。我20岁那年踏上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写下了遗书与请战书,决心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孟老和他的累累战功

寻访战时英,追忆来时路

今年63岁的孟智辉,是一名有着17年军龄的老兵。是当年老山前线第一线阵地的步兵排长。他所在的陆一军一师一团五连二排荣立集体一等战功;在17年的部队生涯中,个人荣立三等功2次,各类嘉奖26次。

“我不是英雄,我是幸存者。”这是孟书记面对团队采访时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孟智辉先生现任南京玄武长城驿站拥军公益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兼理事长,1995年10月从总参通信工程学院少校退役后,孟老一直热心老兵公益事业,兑现上阵地前给战友们许下的诺言:“活着的战友一定要为烈士的父母尽孝!”在战友们的帮助下,三十多年间找到了十一位烈士的父母,并数十次上门走访慰问,被烈士家属和老兵亲切地称为“娘家人”。

团队成员在纪念碑前合影

岁月随水逝,清风依旧在

岁月流逝,英雄的故事却仍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历史不曾忘记,那些或艰辛或苦痛的一幕幕场景;时代也不曾忘记,那些或刚毅或坚定的一张张面孔。同样参加了自卫反击战的岳仁宗先生嘱咐团队成员:“要铭记历史,尊重英雄、崇尚英雄,不忘来时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孜默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