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重庆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歌乐山探寻红岩精神

发布时间:2024-07-17 00: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曹雨坤 和星洁 武晓南 武贤哲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曹雨坤 和星洁 武晓南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2024年7月13日,长安大学赴重庆“重温援朝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前往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等地探访学习。实践队指导教师田启良和13名实践队员参加。

致敬英烈——歌乐山烈士群像

实践队员们抵达歌乐山烈士陵园,陵园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麓,墓区安葬着数百位不同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包括红岩英烈江姐(江竹筠)、许云峰、小萝卜头(宋振中)等人。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和烈士遗物,带队老师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详尽讲解了狱中八条意见”和其产生的过程,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烈士们坚定的革命信念与斗争韧性。

铭记苦难——白公馆斗争事迹

随后,队员们前往白公馆。白公馆曾为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所在地,见证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系列政治迫害事件。许多知名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这里遭受了严刑逼供和长期监禁。馆内展品呈现了当年国民党特务机关的内部结构及工作方式、生动还原恶劣环境下革命先烈们坚持斗争的情景。参观期间,实践队员遇到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实践队,双方深入交流各自的实践构想。

图为两队队员在白公馆门口进行合照

感悟坚强——渣滓洞中坚贞不屈

下午,队员们前往渣滓洞。渣滓洞空间狭小、阴暗潮湿,当得知年仅八岁的小萝卜头在此被残忍杀害时,队员们深感愤懑,心中充斥对先烈们的同情和对彼时历史的深思。离开渣滓洞时,队员们回头望去,幽暗的洞口仿佛是历史在沉吟,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苦难。此次渣滓洞之行,队员们体悟到和平的珍贵和自由的宝贵。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红岩英雄虽已远去,忠魂仍存天地。实践队员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谱写新的青春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武贤哲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