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教路上,我们共同前行

发布时间:2024-07-02 14: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曹方林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义教路上,我们携手共进

大学生云报洛阳6月25日讯(通讯员曹方林)炎炎夏日,雄心不退。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帮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教与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无疑将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智汇古韵,创新永旌”社会实践活动,并于6月26日在三号楼220展开了面试,选拔挑出了优秀的同学共同参与本次社会实践。

            (图为韩经政、郑梦博同学在面试报名成员)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同学紧扣活动要求,对报名同学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核。就团队精神、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选拔,最终挑选出来了22位符合要求的优秀的同学,确定了团队的基本组成。

就关于如何开展科普工作这个问题,卡住了部分面试成员,通过的队员无一例外都是有着明确目标和发展推动规划的人。通过成员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并且勇于提出新观点。在另一方面,成员们对于自身所需要做的工作也都存在一定的了解,对这次面试做了充分的准备。面对面试同学的问题,都能淡然面对,从容不迫地陈述出自己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对传统文化的推广科普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每位成员有着各自不同的特长,也乐于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想法,他们汇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一支高凝聚力、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图为负责面试的成员在对面试成员阐述项目能力要求)

负责面试的同学也是对此次面试做了充分的准备,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关于此次项目十分重要的基础支撑。如何做好本次传统文化的推广科普、个人应当具备怎样的能力、是否可以按时按质量地完成自己的教学科普目标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对成员是否具备完成此次项目能力的全方位考察。同时,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大方面对面试者做了严格要求,确保参与成员素质和能力过关,具备较深的技术知识沉淀,对项目质量时刻关注监测。同时,严格把控成员数量,确保人员数量与该项目规模相匹配,成员内部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成员之间的协调分工合理,能够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

              (图为面试后团队成员在共同交流各自的想法)

在经过激励讨论后,各位成员也都彼此熟悉了起来,也确定下来了各自想法的可行性,基本结果也得以确定。讨论结果认为科普工作可以通过实验、游戏、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科学技术的奥妙和趣味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家们的故事与精神,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普工作也可以通过介绍中外优秀科学家的事迹和贡献,向学生传递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让学生在敬仰和钦佩中培养科学道德和人文素养。科普工作还可以通过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科学智慧和创新精神,向学生弘扬中华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继承和创新中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生群体作为国家未来的重要建设者,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学生群体认知传统文化的需求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实用性、综合性、深度性三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增加。让传统文化科普走进孩子们的身边,这不仅是为中华名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也是为学生群体素质全面发展提过助力。相信在实践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一定可以走进学生们的心里,为他们生活的生活多添一笔色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方林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20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