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11日成都电(通讯员陈怡蒙)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推广普通话,增强人民群众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意识,7月11日,四川民族学院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拾年”团队二组成员奔赴成都,开启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拍摄公益推普微视频。
为更好地借助多媒体力量宣传推普的意义,拍摄前期,二组成员多次斟酌视频剧本,反复商讨活动方案,最后反向思考,敲定实践地点,不去乡村,而去城市,拍摄公益推普微视频《你说啥》。团成员期望通过在春熙路、宽窄巷子、人民公园等地的调研和拍摄,呈现一个山东农村小伙的成都之旅的故事。通过主人公因为不会普通话而在问路、购物、住宿等方面和当地人交流不便的矛盾冲突,以诙谐的内容表现在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下人们的交流情况,别出心裁,反向推普。即便因昼夜温差感染风热,团队成员仍克服干扰,化苦寒为梅香,坚持拍摄,借助不会说普通话的外地农村青年与繁华都市的碰撞点,激发人们对推广普通话重要意义的思考。

图为“拾年”团队成员在成都的合照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覃怡 摄

图为“拾年”团队成员正在架设拍摄设备,为室内拍摄做准备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覃怡 摄

图为“拾年”团队成员在宽窄巷子拍摄主人公购买纪念品的片段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覃怡 摄

图为“拾年”团队成员在成都熊猫大厦观景台拍摄人流往来的延时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覃怡 摄

图为“拾年”团队成员演绎主人公在茶馆与当地人聊天的片段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覃怡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怡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四川民族学院跃动高原青年学子组织儿童参观消防站学习安全知识
四川民族学院经管学子“云端助农”直播助力乡村振兴 -“云端之上,心向农兴”主题实践取得实效
四川民族学院“凝心聚‘绿’·行在甘孜”社会实践团赴甘孜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开展消防体验活动
童声传递绿意 普及铸就明天 ——“凝心聚‘绿’·行在甘孜”实践团走进康定童伴之家开展“生态推普”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