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引导和帮助本校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宣传与学习,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3年8月21日-2023年8月23日,闽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百年接力,强国有我”乡村振兴实践团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进行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一行深入盐场、峰尾古城、土坑村、东张村、惠屿岛等地实地参观考察,积极参与爱心帮帮团泉港爱心服务站等活动。
探“盐场”奥秘
实践团成员深入泉州山腰盐场东海工区考察参观,与当地人交流盐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欣赏盐场和大自然的绝美风景。深刻领会“山腰盐”百年老字号品牌的价值,也了解到当地持续推进特色“盐文化”研学+旅游经济策略。
品“海丝”韵味
在峰尾古城与土坑村,实践团不仅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相关成果以及发展史,走访调查海国文明的兴衰,还通过自身专业优势,在“逐梦外语”抖音号上,用外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在峰尾古城,实践团成员们跟随讲解员,逐步了解古城路线以及各处景点内涵。随后运用讲解技巧,通过中英双语进行线上直播,用外语向世界介绍海国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故事,助力古城宣传。
实践团成员走访参观泉港土坑村古建筑群,在刻满海丝记忆的历史建筑和令人潸然泪下的刘家清风家规家训中接受着优秀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同时,通过中阿双语直播介绍土坑村地区的人文、风景,对土坑村的乡村发展成就进行宣传,促进土坑村的特色文化传播。
调研期间,实践团用镜头记录古街风景,并在后期将古街特色风景融入到本次社会实践短视频中,用微视频的方式宣传展示峰尾古城与土坑村的历史文化遗迹,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更多的经典历史,深挖经典海丝文化资源,弘扬革命精神,不断助力土坑村丰富文物保护、乡村振兴内涵。
党建引领,点燃新引擎
实践团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东张村、“全国最美渔村”惠屿岛进行实地调研。
在东张村,实践团通过参观调查与采访,以微视频的形式记录东张村的发展历程和以水培为代表的乡村发展新技术、用镜头记录惠屿村村民辛勤耕海,实现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的成就,宣传了当地乡村振兴策略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东张村、惠屿岛的乡村文化传播,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地的实施注入新活力。
汇聚“青”力量,逐梦新时代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泉港爱心帮帮团爱心服务站002号站,借助聚福社区青年之家原设立的4点半课堂平台,由商务英语专业、阿拉伯语专业学生,为小学生们开展一堂生动的外语课堂,加深孩子们的爱国信念、鼓励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赋予人生以意义。
实践团发起“逐梦助力行动”,号召参与课堂的孩子写信,内容包含对未来的畅想以及当下的困惑。信件由实践团带回学院,由青年党员回信,构建帮扶关系,引导青年党员参与爱心建设,鼓励孩子们追求梦想,早日投身乡村建设。
百年接力,强国有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个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乡村振兴是广大青年大有可为的舞台。闽南理工学子将继续了解和学习祖国各地乡村发展情况,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在农村广阔天地展现担当作为,用青春热血在乡村振兴征程上实现人生价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晋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