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今年烟台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笔触精到,着墨巧妙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小教室,“情系润泽”支教队队员们一觉醒来,准备一天的工作。他们身着整齐的志愿者服装,笑眼盈盈,充满了对这个特殊岗位的热情。早餐过后,支教队来到学校,迎接他们的是一群期待的眼神。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整齐地排列着,期待着支教队为他们带来的新知识和快乐。晨会开始了,支教队队长李毅饶有兴致地讲述着当天的主题:“我心目中最喜欢的动画人物”。通过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并画出模板,支教队员们付诸细节地向孩子们讲解了如何构建人物形象,如何进行素描。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纷纷举手提问。在互动中,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对绘画素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结束后,支教队员带领孩子们开展手工制作活动。通过家庭材料,他们制作出一个个美丽的纸花。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午饭时间的丰盛餐点结束后,支教队组织了户外运动活动。孩子们追逐在绿茵场上,载歌载舞,尽情释放着青春的活力。支教队员们与孩子们一同奔跑,嬉戏,同心协力,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为了让同学们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下午的学习,支教队在每一天都分配了老师进行照看孩子们午休的工作。
善于钻研,编译未来
下午的课程即将开始这回是编程课。在支教地区的条件有限的条件下,支教队员们拿出自己的电脑,结合自身所学,运用专业知识,对同学们进行开展编程课程,带领孩子们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支教队员们一步一步带领孩子们深入计算机的编译体系,了解计算机的由来,发展和未来,教导孩子们学习Scratch,学会使用Scratch。一开始同学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很少,但是,支教队员的队员们悉心教导,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耐心讲解,孩子们也渐入佳境。队员们一步一步,层层深入,层层细化,渐进式的教学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了这门课。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作品展示了孩子们独特的视角和艺术天赋。
图为支教队员指导学生编程
教学结束后的交流时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支教队员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故事和心情。在这里,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是学术知识,更是生活的智慧和热爱。在这里,队员们为花样年华的孩子们的热情与激情而感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年纪,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与热情。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的与我们的互动,这不仅让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而且给了队员们继续为他们授课的勇气、信心。除此之外,还体会到了教学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每当顺利上完一节课时看到学生们或多或少都有所收获时,成就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课后队员们与学生是玩伴,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心里方面的困惑。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们都生气勃勃、意气风发,在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当代少年的朝气,他们每天活力满满不由让人心生羡慕。他们待人热情真诚,好似一股暖流沁人心脾。
夕阳西下,支教队的一天即将结束。他们和孩子们拥抱告别,眼中充满了留恋和期望。回到临时住所,支教队员们整理当天的教学资料,思考着如何更好地传递知识,唤醒更多孩子们的潜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