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临沂8月2日电(通讯员 张琦晟)为响应“三下乡”的号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沂蒙山区寻访实践团沂水参观沂蒙革命根据地,体会在血泪中铸就的沂蒙革命精神。
沂蒙山根据地,素有“两战圣地,革命沂蒙”之称,为国家AAA级景区,是许多仁人志士心中的红色文化圣地,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陈毅,徐向前,罗荣恒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沂蒙,这是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充满红色的土地。是抗日战争的神圣根据地,是人民军队与党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共同筑就辉煌成就的地方。通过此次的实践走访,实践团队深切感受到了这片沃土中的红色精神。
上午10点,实践团众人来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进行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提笔的“派兵去山东”几个大字,讲解员详细讲解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的过程,人们不禁感叹,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使山东成为八路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基地和联系华中新四军的战略枢纽,是一项多么伟大而大胆的尝试。随后,实践团队进入内部逐一参观了各个房间,讲解员始终充满激情的讲解为实践团队展现了抗战时期分局内人物的英勇事迹,实践团队认真倾听,仿佛那段峥嵘岁月就发生在眼前。
之后,实践团队到达沂蒙山根据地。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沂蒙精神永放光芒”的铜人雕像,雕像大气磅礴,全身焕发出红色力量。在进入主广场的小路上,展示着“歪头崮抗击战”和“葛庄歼灭战”的历史展牌告诉人们那一段惊心动魄而辉煌的历史。进入沂蒙根据地广场后,实践团队首先看到的是沂蒙山根据地纪念碑,其造型为扁担钢枪,象征着人民军队与根据地人民鱼水相依,血肉相连。随后又看到了各式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加农炮,歼击机,吉普车……使实践团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在寻访最后,实践团队又到根据地的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让实践团队进一步了解那些为了和平,为了中国后人的安定生活风险生命的人们。陵园中央石碑上“浩气长存”四个大字震撼人心。岁月可以改变山河,但历史会向我们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消失。烈士们忠诚、勇敢、无畏和无私的精神,终将会跨越历史的长河,使万千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通过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队亲自走入实践的课堂,探寻那沂蒙山的一片红色故土。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红色精神的传承使青年更加脚踏实地,牢记初心与使命,在奋斗中学习真才实干,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望红色精神能够代代传承,望青年能以身作则,践行“强国有我”的宣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琦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