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破壁出新

发布时间:2025-11-08 20: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贾文慧   阅读 84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校园分享

11月3日,合唱团与民乐团联合创编参赛作品《流音戏韵·探窗新语》,在美育教室开启了密集排练。团队由两名主唱——合唱团团员刘懿涵、符芸溪,两名琵琶演奏者——民乐团团员王欣睿、赵浚乔与一名键盘手——合唱团团员郭亦组成。全员身着素雅古风服饰,在合唱团倪萌老师和民乐团邵天煜老师的指导下反复打磨作品,为即将到来的创新创意大赛做足准备。

本次比赛的核心宗旨在于鼓励青年一代以创新思维活化传统文化。而作品《流音戏韵·探窗新语》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践行。它打破了传统艺术团体的壁垒,实现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与团之间的创新”。作品将代表西方合唱艺术的键盘、流行唱法,与代表民族音乐精髓的琵琶、戏曲唱腔进行深度嫁接,创造出一种既古典又时尚的全新艺术语汇。

“气息再沉一点,唱到‘为听一句一叹有情痴’这句时,要带出故事里的怅惘感。”合唱团倪萌老师站在排练室中央,逐句纠正刘懿涵同学的演唱细节。来自合唱团的两名主唱身着淡青色襦裙,手持麦克风专注聆听,按照老师要求调整发声位置,从咬字清晰度到情感递进反复练习。当唱到歌曲高潮段“他唱着他乡遇故知”时,倪萌老师叫停排练:“这里两人的情绪要更饱满,前一个唱完,下一个人要把情绪托住,像两股线拧成一股,才能突出古风歌曲的细腻感。”

乐器配合环节同样注重细节打磨。来自民乐团的王欣睿和赵浚乔身着青色、淡绿色对襟衫,指尖在琵琶弦上灵活跳跃。“琵琶的轮指要再紧凑些,和电子琴的和弦节奏对齐,别让旋律‘脱节’。”民乐团邵天煜老师一边用手打着节拍,一边指出问题。合唱团郭亦穿着艾绿色云肩长裙,坐在电子琴前,立刻调整琴键弹奏速度,与琵琶手重新磨合。从前奏的琵琶独奏切入,到电子琴加入铺陈旋律,再到副歌部分乐器与歌声的协同,团队反复排练了十余遍,直至各声部衔接自然流畅。

此次打磨《探窗》表演,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合作,更是一次深度的创作融合。团队希望通过这种“破圈”尝试,证明传统戏曲并非博物馆里的古董,它可以与当下的流行文化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主动走近它、欣赏它,并最终爱上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贾文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