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垚垚致远”:深入律所,解锁基层矛盾调解的运行密码

发布时间:2025-11-03 21: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中明   阅读 11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这个夏天,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垚垚致远”社会实践队在吴淑霞副教授、沙家辉老师、张乐乐老师、张晶老师带领下,走进律师事务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度探寻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的运行逻辑与实践智慧。

在7月12号上午,实践队队员们一起走进了正昀律师事务所参观律所的核心工作区域,在律所的专业律律师曲江主任担任的带领下,我们看到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严谨高效的工作流程,无声传递着法律职业的庄重与专业素养。在会议室内,曲主任以深厚的专业积淀和丰富的实务经验,为队员们对调解工作的具体流程与关键作用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知。在讲解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时,曲主任指出,当前调解困境不能只靠情怀,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律师、社会等多种方面有机衔接、协调配合。他以中医与西医举例,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不能只解决“病因”,而不考虑后续问题,要从综合长远分析“病情”,从“根”上解决矛盾纠纷,此举让原本晦涩难懂的调解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图为正昀律师事务所曲主任讲解调解的独特价值。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朱佳晨 供图。

随后,7月14号下午,在吴淑霞等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一起走访了山东小光律师事务所。在办公室内实践队成员与宋主任和刘律师以基层调解工作开展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小光律师事务所近年来一直都有在参加公益诉讼活动,推进基层普法活动。同时,还积极与街道办事处共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将邻里矛盾在基层解决。当被问到如何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时,宋主任说到:“律师作为调解员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仅要有充足的法律知识,还要在心理学上有所研究,不仅是专业的法律知识提供者,更是矛盾双方的沟通桥梁。在调解过程中,律师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努力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找到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促进纠纷的实质性化解。”队员们纷纷表示赞同,并进一步探讨了调解技巧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刘律师补充道,实际操作中还需注重细节,如耐心倾听、换位思考等,以增强调解效果。大家一致认为,多角度、多层次的调解策略是化解基层矛盾的关键。

图为山东小光律所宋主任、刘律师分享自己参与诉前调解的案例与见解。重点就诉前调解的优缺点以及烟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马雪湉 供图

在7月16号上午,为深入基层法治建设一线,探寻法律实务调解智慧,实践队员们又实地探访了聊城市阳谷县的山东紫汇律师事务所。在此期间,队员们以提问的方式与律所的孟凡军律师进行了交流。例如:当队员们问到“您认为当前调解工作开展的困境有哪些”时,孟律师回答道:“当前的调解工作主要有三大困境:首先,当前一些普通群众的法律素养较低,其自身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一些老百姓很容易意气用事与对方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当你想要与他讲述法律道理时,他也是一知半解,也听不懂,只认死理,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这样很难进行调解工作;其次,就是调解周期太长。因为开展调解工作时,不可能每次都是一次性就能调解成功,当开展调解工作时,每个人的空暇时间都不一样,很难去协调各方的时间,以至于达成和解的时间越拉越长;最后,就是当前专业调解人员数量较少。因为一些法律人员面对繁杂多乱的案情都纷纷避而退之,且调解员从中所拿到的基础工资还少。因此,绝大多数法律人员都不太愿意参与进来。”队员们对此纷纷有所感悟,不仅对基层调解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如何推动法治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有了新的思考与启发。

图为山东紫汇律所孟凡军律师对当前调解困境进行举例分析。

大学生云报 葛晨飞 供图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垚垚致远”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对我国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深刻认识到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不同律所的交流中,他们见识到了律师们在调解中运用的智慧与耐心,体会到基层法治建设的艰辛与挑战。实践队成员们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不仅拓展了法律知识的边界,更增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他们决心将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融入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日后投身法治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实践队成员们充满信心,期待能以所学所悟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助力优化基层矛盾调解机制,让法治的力量在基层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中明    责编:赵先声 + 投诉举报

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