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总结篇)|踏寻赣西红迹 赓续赤子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27 23: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雷雅棋   阅读 4.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27日讯(通讯员 欧阳天田 郑琳 薛婷婷 雷雅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挺膺担当,以青春之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7月21日至7月27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丹心报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萍乡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足量红军崎岖路,心铭将军赤子情

萍乡市莲花县沿背村是“将军农民”甘祖昌的故乡,实践队头顶炎炎烈日,脚踏滚烫红土,以坚定的步伐踏上了蜿蜒的“红军路”——引兵井冈路。龚全珍志愿者协会沿背分会会长刘秀珍讲述道这条路,将军走了千百回,每一步都印着为民初心。”队员们驻足将军水库之畔,水面如镜,映照出将军解甲归田后仍恪守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一生为党、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也切身感受到革命征程的艰难与先辈建设家园的坚定念。

图为实践队员在沿背村重走红军路

铁锹军装铭赤忱,布衣将军写初心

解甲归田,一颗初心永系乡土。实践队踏入甘祖昌“不忘初心”事迹陈列,肃穆的将军铜像巍然屹立,墙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如炬火灼灼。展柜中修补数十次的铁锹、记录账目的笔记本,串联起甘祖昌将军“从农民到将军,再从将军回归农民”的传奇人生。转至甘祖昌龚全珍故居,一面"双色墙"赫然入目——左侧建成于1962年,右侧则完工于1965年,这面墙不仅是时间的界碑,更是甘祖昌将军克勤克俭的动人见证。实践队将把这份精神融入到青春实践中,让红色基因在接续奋斗中熠熠生辉。

图为实践队与老师一同学习甘祖昌将军精神

 旧居听史观星火,医馆抚痕仰峻节

踏入秋收起义甘家毛泽东旧居,甘家村陈书记指着堂屋的米缸,讲述“红色米缸”见证严明革命纪律的故事。队员们凝神倾听,仿佛看见燎原星火在百姓的炊烟中生生不息。随后,队员们走进莲花红军医院旧址,灰砖墙上一切为了伤病员的红色标语鲜明,彰显着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医者仁。当观看纪录片《一位平凡革命者的故事》,刘丙茂冒死运送药品的事迹让不少队员红了眼眶。这份深切的共鸣正是革命精神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鲜活印证。

图为实践队聆听红色米缸的故事

昔日垦荒刨碎石,今朝茶香忆初心

步入甘红初心茶产业园展馆,实践队了解到甘祖昌将军当年为拔“穷根”,亲自率领乡亲们手刨碎石垦荒种茶,建成后,甘祖昌常与龚全珍到茶园帮助生产。如今茶园已成为莲花县最具规模的茶产业基地之一,实践队走进制茶车间,实地参观茶叶加工的全流程。在杀青车间,队员们观察了高温杀青的关键工艺;在烘干车间,大家了解到温度控制对茶叶品质的重要性;在炒茶车间,实践队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手尝试用筛漏筛选茶叶,体验每一片茶叶背后的精细劳作。弥漫松烟香的茶室,茶园负责人为队员们沏“甘红初心”茶,茶汤入喉,先苦后甘的滋味如历史在舌尖重演。初心茶,不仅承载着先辈创业的艰辛与坚守,更凝聚着永不褪色的红色信仰。

图为实践队在茶园参观甘祖昌相关历史展馆

探官厅革命据点,悟支部红色基因

花塘官厅,这座晚清学士朱益藩的私宅,在革命年代成为了重要的活动据点。讲解员带领实践队回溯革命岁月:这里曾召开湘赣省委第一次党代会和省苏维第一次代表大会。馆内泛黄的文献资料、斑驳的革命武器,无声诉说着革命志士以官厅为据点,传播先进思想、培养革命人才,将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的奋斗历程。

图为实践队聆听讲解员介绍历史故事

红馆寻踪承薪火,青史铭怀砺壮志

实践队循着红色足迹,走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场馆全面展现了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前后的历史脉络、斗争历程与精神传承。队员们凝视着泛黄的罢工章程、锈迹斑驳的矿工头灯记录罢工实况的黑白影像,“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深深烙应在每位队员心中。随后,走进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进门“党廉则威”四个庄重醒目,面向陈列馆,队员们齐诵《廉政宣誓词》,字字铿锵的誓言在展厅内久久回响,化作队员们践行初心使命、赓续红色精神的磅礴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廉政馆朗读廉政宣誓词

青松礼赞英魂颂,青春接力使命承

走进卢德铭烈士纪念馆22岁年轻将领短暂而璀璨的革命生涯令人动容,在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深情朗诵礼赞诗文字句间饱含着对先烈的无限崇敬。青松翠柏掩映下的烈士陵园静谧庄严,队员们怀着无比敬仰之情向长眠于此的英雄们深深鞠躬,将对先烈最真挚的敬意,化作传承精神、砥砺前行的无声誓言。

图为实践队员在烈士陵园鞠躬

   

图为实践队与老师在甘祖昌干部学院前合影留念

    踏红色热土,寻信仰之光;访革命旧址,铸青春之魂。实践队于红色印记里重燃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热血担当。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正成为水利青年前行的不竭动力。它指引着青年们传承红色基因、扛起时代重任,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的奋斗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雷雅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7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