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文润乡土小分队”结束对浏阳市龙伏镇焦桥村的调研后,决定前往原为焦桥村今属达峰村的民国湖南军政府首任都督焦达峰家乡参观,了解革命先烈的奋斗史,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焦达峰故居
团队一行中重点参观了焦达峰故居。达峰村王书记亲自担任解说。焦达峰,辛亥革命的热血先驱,短暂25载人生却在辛亥革命留下浓墨重彩。1905年他东渡日本入同盟会任联络部长,1906年回国参与萍浏醴起义,失败后流亡仍未改革命初心,1907年参与创立共进会,1911年领导长沙起义任湖南军政府都督,却不幸于兵变中壮烈牺牲,用热血书写对民主自由的执着。
踏入故居,清嘉庆年间的南方天井式民居,带着岁月痕迹静立眼前。部分建筑虽有残损,却难掩古朴庄重。在这里,团队成员透过珍贵展品,触摸历史温度;焦达峰起义演说稿,字里行间是推翻帝制的呐喊;留学日本的皮箱,藏着探寻真理的足迹;那把锈迹斑驳的佩剑,仿佛仍能听见战斗的金戈之声。这些物件,串联起焦达峰短暂却炽热的一生,让成员们真切感受到先辈为理想献身的无畏勇气。
故居南侧,由遗孀沈菁莪以孙中山抚恤金修建的纪念堂,虽部分遗物遗失,却依旧承载着后人对焦达峰的缅怀。驻足堂内,先辈的精神跨越百年,化作激励后人的力量,让红色教育的意义愈发厚重。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讲解员讲解焦达峰革命事迹
参观途中,团队成员专注聆听讲解,从焦达峰的成长轨迹,到革命斗争的艰难历程,每一个细节都在深化着对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的认知。大家深刻明白,正是无数焦达峰这种先烈舍生取义,才换来今日安宁、发展和幸福。这份认知,让红色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化作滋养心灵的养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革命传统精神。
焦达峰故居,是达峰村的红色地标,更是周边焦桥村等村落共有的文化宝藏。这些村落可携手挖掘利用红色文化,打造融合红色文化、耕读文化、书院文化等在内的精品研学路线。让更多人沿着先辈足迹,感念革命先贤的精神信仰,在红色教育中感悟初心,在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中汲取力量,让爱国、革命、奋斗精神在新时代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持续焕发强大的精神动能。
此次参观,是“文润乡土小分队”调研行程中的重要一站,不仅是对焦达峰烈士个人事迹的探寻,更是一场集体的精神洗礼。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先辈精神融入日常,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在新时代闪光。
撰文 | 田想
图片 | 何媛、黄靖
审核 | 阳信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泽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