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盐”途共富实践团走进山腰盐署盐警起义旧址。此次考察以挖掘红色盐业历史为核心,旨在将革命先烈事迹转化为研学课程素材,并为自主搭建的云参观平台充实内容,推动泉港非遗盐文化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传播。
▲图为山腰盐警盐署起义旧址
踏入旧址,实践团成员首先被历史遗迹所吸引。斑驳的墙体、保存完好的办公场景,无声诉说着当年的革命岁月。通过展厅内的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及实物陈列,实践团系统了解了山腰解放、庄晚芳革命活动、成工部在盐业发展中的贡献等红色历史事件。
这些承载着热血与奋斗的史实,不仅勾勒出盐业发展与革命斗争交织的壮阔图景,更让成员们深切体会到红色基因在泉港盐业历史中的独特印记。
▲图为实践团成员驻足观瞻庄晚芳先生书法作品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山腰历史
在旧址探访过程中,实践团重点挖掘了一系列极具感染力的红色故事:惠安8.23解放革命中盐警队伍的英勇事迹、惠盐公司在战时保障民生的担当、山腰盐署作为革命联络点的隐秘历史……这些此前鲜为人知的细节,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与史料佐证,成为鲜活的教育素材。成员们逐一记录整理,为研学课程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展馆墙壁陈列的历史照片与资料(一)
▲图为展馆墙壁陈列的历史照片与资料(二)
此次调研的另一重点,是为自主搭建的云参观平台收集素材。成员们运用摄影、录像等技术,全方位记录旧址的建筑风貌、文物展陈及历史场景,计划在小程序中开设“盐署红色记忆”专题板块,通过360度全景展示、语音导览、故事图文等形式,让无法实地参观的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也能跨越时空感受泉港盐业的红色底蕴。这种“线下调研+线上传播”的双轨模式,正是实践团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探索。
▲图为实践团实地调研合影
从盐田到旧址,从实地研学到老区探访,实践团的足迹始终紧扣“传承”与“创新”两大主题。此次对盐警盐署起义旧址的深度调研,既是对泉港盐业红色历史的一次系统梳理,更是以青年视角激活传统文化资源的生动实践。正如成员们在调研日志中所写:“当指尖触摸历史的纹路,肩上便多了一份让红色基因与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共振的责任。”
撰文 | 刘丹、陈佳森
图片 | 陈佳森、吕丽玉、王岳涛、翁雪艳、陈韧
审核 | 廖珮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佳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