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南方地区能源使用现状,探索清洁能源推广路径,7月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碳寻乡野·新质暖万家”实践团走进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新星社区,围绕当地居民家庭结构、全年水电气能耗及费用构成、夏冬两季制冷取暖设备配置与使用习惯等展开实地调研。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实践团以问卷发放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新星社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内容涵盖家庭常住人口、住房结构、常用电器类型、用电习惯及能源开支等方面。队员们细致记录受访居民反馈,精准采集能源使用数据,并对典型家电设备进行图像采集,全面掌握小区能源消费的真实状况。各小组实时沟通协调,有力保障了调研工作的高效与数据信息的准确。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调研社区
▲实践团成员与居民交流用电习惯与节能需求
调研发现,新星小区居民能源使用呈现出以电力为主、清洁化程度较高的特征。夏季空调与电风扇广泛使用,多数家庭装备有多台变频空调和节能风扇,在保障舒适的同时也注重能效控制;冬季则普遍采用电暖桌、小太阳等设备局部供暖,整体用电结构随季节变化显著。灶具方面,大部分家庭已使用电磁灶、燃气灶等现代化设备,传统燃煤烧柴现象已基本消失。
▲图为居民冬季取暖的电暖桌
▲图为居民夏季制冷的空调
同时,当地老旧小区的建筑特性进一步加剧了能耗问题。小区多为上世纪90年代砖混结构,普遍存在外墙无保温层、窗气密性差等问题。这导致冬季室内外温差小,保温效果不佳,迫使空调或取暖设备持续运行却效率低下、能耗高昂。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部分村民已主动选择更优方案——如更新高能效空调、安装空气能热水器甚至尝试太阳能光伏板——但这些低碳、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仍面临显著障碍,包括高昂的初装成本、小区安装规范限制以及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图为居民家中厨具设施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城镇小区居民的实际用能方式与节能意识,认识到推广智慧用电、新能源设备和高能效家电对实现城乡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家表示,将依托机电工程专业技术,结合调研所得数据与现实需求,进一步探索适用于城镇社区的节能改造和技术服务方案,为实现绿色低碳生活和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专业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平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