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到农业,从 VR 到光伏!浙财学子追踪浙商企业 AI 赋能足迹,传承中国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25-08-27 18: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卢帅文 钱所烁 马一涵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8月27日讯(通讯员 卢帅文 钱所烁 马一涵)为贯彻“人工智能+”战略、响应教育强国目标、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AI数字赋能与浙商精神融合创新研究”实践服务团于暑期开启专项实践,走访10余家企业,深入探索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路径,助力浙商精神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传承。


宁波银行——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创新实践

710实践团首站走进宁波银行杭州分行,与分行副行长及业务团队围绕“金融科技如何赋能普惠金融”展开深度交流。作为一家具有“科技公司基因”的上市城商行,宁波银行在AI技术应用、产品创新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令人瞩目。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宁波银行负责人合影。

分行副行长介绍,宁波银行以浙商“务实创新”精神为驱动,积极探索“跳出银行做银行”的转型路径:通过拓展非银行业务,有效提升客户体验与粘性,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创新了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宁波银行负责人探讨普惠金融的发展。

龙瑞新能源——AI创新、产教融合与数字驱动的协同发展

711日,实践团首次探访龙瑞新能源工程(杭州)有限公司。在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AI创新、产教融合与数字驱动对当下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直观感受到三者协同共进的平衡逻辑——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产教融合为人才储备奠定基础,数字驱动则为发展方向提供指引,三者缺一不可。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龙瑞负责人合影。

中控集团——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的“AI逆袭之路”

714日,实践团到访中控集团杭州总部,回溯这家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的成长历程。从1993年突破海外DCS系统垄断,到2014年布局工业AI,中控集团历经“技术突围——高端拓展——AI转型”三阶段,如今已以“工业操作系统+工业APP”体系领跑全球。

▲图为中控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中控工业DCS操作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中控集团强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发展根本”:企业将红色基因融入创新实践,不仅通过碳管理平台实现年减排超百万吨,更在宁波建立工控安全攻防基地,守护国家工业命脉。对于人才需求,从业人员明确表示:AI虽能自动化90%的重复工作,但企业更急需懂财务+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以从工业大数据中挖掘核心价值。

▲图为中控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中控发展历程。

目博科技——AI破解城市停车民生难题

715日,实践团走进目博科技,聚焦AI在民生领域的应用突破。成立于2010年的目博科技,其技术迭代始终瞄准场景痛点:从单模地磁到三模地磁,再到AI移动视频巡检车,针对积水、积雪影响识别准确率的问题,企业与浙江大学共建博士工作站联合攻关,最终使产品适配300多个城市的复杂环境,有效破解了城市停车难题。

▲图为目博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讲解企业AI停车核心技术。

品览科技——AI+工程设计智能创新答卷

716日,团队成员走进品览科技,其主推的筑绘通平台整合AI识图、画图功能,在核电站智能审图、快消“AI巡店通等多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依托校企合作,不少实习生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政府政策支持更助力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持续深耕技术创新

▲图为品览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公司产品。

数秦科技——区块链+AI的“可信技术”实践

717实践团到访“准独角兽”企业数秦科技。该企业以区块链为核心,融合AI技术推出“掌上取证”“可信数据空间”等产品,在司法存证、金融风控领域成效显著。同时,数秦科技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为企业持续输送实战型人才,构建了“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的良性循环。

▲图为数秦负责人通过PPT,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区块链+AI发展。

龙焱新能源与焱唐科技——光伏产业的“AI智慧”

718日,实践团先后走进龙焱新能源和焱唐科技。在龙焱新能源,团队参观了位于杭州的全自动化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组件生产基地——这座“未来工厂”的智慧车间采用AGV机器人物流系统,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展现了绿色能源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龙焱负责人采访,了解光伏产业的AI发展情况。

在焱唐科技,1.3公里的智能化生产线成为焦点。企业执行董事许峥通过对比新旧两代光伏组件,详细介绍了机械臂精准操作与AI调度系统的应用,直观展示了光伏产业在AI赋能下的高效发展潜力。

▲图为焱唐负责人带领实践团成员进入园区,介绍新旧两代光伏组件的差异。

小派科技——VR技术的“边界突破”

721日,实践团走进小派科技,体验VR显示技术的创新成果。自2015年成立以来,小派科技始终专注于VR技术突破,从4K8K再到12K,每一次迭代都推动着行业技术边界的拓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小派科技,体验VR显示技术发展的创新成果

企业负责人分享道,VR技术正处于从娱乐向专业应用拓展的关键期,未来将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工业仿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的结合,正是浙商“务实创新”精神在新兴产业中的体现。

▲图为小派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小派VR发展的历史。

金华农业灯塔总部——AI赋能传统农业的“破局之道”

722实践的最后一站,团队前往金华农业灯塔总部,探访这家以“科技赋能农业,品质守护健康”为使命的创新企业。

▲图为农业灯塔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展示其通过自媒体,创新农产品销售途径。

在智慧化大棚中,谭经理向实践团展示了实时监测环境数据的传感器、棚间双轨自动化运输车、室外单轨运输装置,以及“清水滴灌—施肥—管道清洗”的全流程自动化系统——这些技术应用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为破解传统农业痛点提供了“AI方案”。

▲图为农业灯塔负责人在田地里,向学子们介绍其土壤监测传感器。

实践总结:青春视角下的AI+浙商精神”新启示

此次实践,不仅让团队见证了AI技术从概念到落地的跨越——从工业制造的智能升级到城市停车的智慧破解,从可信数据的技术筑基到绿色能源、传统农业的高效革新,更深刻体会到浙商精神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承逻辑:以技术攻坚回应产业痛点,以产教融合培育未来力量,以政企协同服务社会需求。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持续记录这些AI+”创新案例,让青春视角与产业实践碰撞出更多火花,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贡献青年智慧。

▲图为实践团学子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帅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