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融畲乡,共绘民族团结健康新画卷 ——漳卫职院奏响民族团结奋进强音

发布时间:2025-08-27 16: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小芳   阅读 2.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医路筑梦 闽乡融行”实践团集结医学博士、科技特派员等专业力量,沿着红色足迹,奔赴漳州畲族乡。这支由多民族师生共同组成的实践队伍,以医者仁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以专业智慧赋能乡村振兴,在八闽大地续写新时代红医的使命担当,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添砖加瓦。

思想铸魂:红色基因厚植团结根基

实践团的“思想第一课”,在漳浦车本村“红军之家”与畲乡诊室中生动展开。在革命旧址里,邓子恢那只斑驳的药箱静静陈列,铜锁上的划痕仿佛在诉说着战火纷飞年代里“药箱重于生命”的崇高担当。扎根湖西畲族乡27年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校友陈伟琳,向学弟学妹们展示畲族草药时,深情讲述了自己“摔进泥坑先护药箱”的往事。这位汉族医生用半生的坚守诠释:“最好的诊疗方案,永远扎根于民族智慧交融的沃土。”临床学子们深受触动,眼眶湿润。这不仅是对“敬佑生命”的深刻诠释,更是一场生动的民族团结启蒙课,让中西医智慧在共情中跨越时空,紧紧相拥。

▲图为实践团参观邓子恢药箱

▲图为实践团访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优秀校友陈伟琳

志愿深耕:健康守护凝聚团结力量

盛夏时节,畲族乡被高温笼罩,39℃的热浪炙烤着大地。实践团成员身着橙色院服,穿梭在畲汉杂居的村寨间。他们用亲切的乡音入户宣讲利民政策与民族团结知识,为村民开展脑健康筛查、慢病管理义诊、眼视光检查等贴心服务,累计为200余名村民建立动态健康档案。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浇开了各族群众心中的信任之花。健康守护,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将畲汉同胞的心紧紧相连,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石。

▲图为实践团入户宣传民族团结知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当地村民义诊

文化共融:民俗互动架起团结桥梁

在龙海隆教畲乡红星村的抢孤民俗活动中,实践团深度融入其中。他们巧妙地将急救知识嵌入传统场景,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实用技能,让畲族群众在体验民俗乐趣的同时,掌握关键的健康技能。医学智慧与民族文化在此激情碰撞,既守护了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一幅各民族相知相亲、携手共筑健康梦的鲜活画卷,在畲乡大地徐徐展开。

▲图为实践团体验非遗民俗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在畲乡大地上书写了民族团结与健康振兴的精彩篇章,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小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