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兰州理工大学“七彩云朵”志愿服务队东乡行

发布时间:2025-08-27 14: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永盛   阅读 6.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为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会与学生会联合组建“七彩云朵”志愿服务队,7月28日-7月29日赴东乡族自治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锁南民族小学、锁南镇城南社区及布楞沟村,以青春智慧与热忱服务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于城南社区举办的活动启动仪式

锁南民族小学:童心筑梦,教育赋能成长之路

在锁南民族小学,“七彩云朵”团队精心打造“童梦彩翼”暑期成长营,重点服务东乡留守儿童。团队通过“色彩心情圈”、对称知识学习等趣味心理互动,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在关怀与教育中启迪童心,厚植家国情怀。“星火传承”计划通过主题宣讲、互动游戏与心理绘画,生动讲述“两弹一星”元勋事迹,深化青少年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语翼振乡”行动则聚焦语言能力提升,利用绕口令比赛、“方言工坊”、“萝卜蹲”等游戏,巧妙破解语言关隘,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团队成员还参观了校史馆,感悟百年民族教育历程和乡村教育工作者扎根奉献的“萤火虫精神”。

▲图为志愿队成员与孩子们做游戏

▲图为锁南民族小学活动现场,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

▲图为孩子们的作品展示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知识

城南社区:青春之名,奏响多元赋能乐章

在锁南镇城南社区,服务团围绕“以青春之名,奏响时代乐章”主题,开展三大模块实践。“童心绘梦”板块通过思辨课堂引导孩子们大胆描绘职业理想。“语润心田”板块创新举办“方言翻译擂台赛”,激发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热情。“星火相传”板块则用“算盘攻坚”“东方红封蜡技术”等生动故事,再现科技先驱的奋斗史诗,在幼小心田播撒科学精神的种子。这场集职业启蒙、语言赋能与科学传承于一体的综合实践,不仅拓展了社区儿童的视野,也让青年志愿者们在服务中深入体察乡村需求。

▲图为志愿服务队跟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布楞沟村:足迹丈量,共绘振兴幸福图景

走进布楞沟村,村史馆内景象令人感慨:斑驳的老油灯与崭新的光伏板并置,无声诉说着从煤油照明到清洁能源的历史性跨越。馆藏实物与影像串联起村庄从闭塞走向通达、从贫困奔向小康的历程。在农户访谈中,村民和村干部分享了生活巨变:“2014年公路通到了家门口”,“2017年翻修的新房宽敞又亮堂”。文旅局同志介绍,蓬勃发展的红色旅游有效带动了就业增收和教育升学率提升,未来将联动周边产业,实现“一业兴、百业旺”,让布楞沟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青年志愿者的脚步穿行于村落街巷,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中,亲身感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温度。

▲图为馆长带领志愿服务团队参观村史馆

▲图为志愿者与村干部访谈

▲图为志愿者与当地农户合影

此次“七彩云朵”志愿服务团的东乡之行,通过“七彩假期”活动描绘童真梦想,以推普课堂筑起沟通桥梁,用“两弹一星”故事点燃报国热忱,在东乡沃土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这不仅是一次付出,更是一次汲取。他们以青春脚步丈量振兴热土,在服务奉献中淬炼使命担当。锁南民族小学的“萤火虫精神”启示我们,当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成为照亮童心的微光,每一次实践都化作连接未来的桥梁,乡村振兴便拥有了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振兴之路,青春正同行!(图/文:蔡昊;初审:张晓锋;终审:王文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永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