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根与芽”实践小分队走进桐庐,怀揣着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热忱,开启了一场聚焦水生态保护、古村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探索的实践之旅。成员们以脚步为尺丈量生态智慧,用行动作笔传递环保温度,在桐庐的山水间书写着青春的实践篇章。
规划洞察:解码桐庐“水生态基因”
实践首站,团队走进桐庐城市规划展示中心与生态文明馆。在规划展厅,讲解员手指地图,为成员们梳理桐庐“以水为脉、生态筑基”的发展逻辑,成员们围在城市沙盘旁,从水系分布追溯城乡规划脉络,在生态保护政策的讲解中,感悟绿色实践的深意。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桐庐城市规划展示中心
踏入生态文明馆,沉浸式的体验让“水与城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悄然扎根。跟着讲解员,成员们了解了桐庐的治水历程,从早年的治理污水排放,到如今的生态修复、打造滨水景观,成员们一步步见证了“清水绕城”的蜕变。“以前只知道桐庐风景美,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的治水故事!”团队成员沈夏聪感慨到。
▲图为“根与芽”实践小分队成员在桐庐生态文明馆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桐庐生态文明馆
古村探幽:解锁“水+村落”生态密码
环溪村与深澳村,成为“根与芽”实践小分队探寻“水与古村互动”的鲜活样本。来到环溪村,作为“全国最美清洁城市示范点”,成员们聚焦它的污水处理装置,探究污水变清的“秘密”;关注莲花产业,探寻生态经济与环保融合的“密码”,真切感受到“生态农业+环保治理”给村子带来的变化。
在深澳古村,成员们纵观古人的智慧,它的800米水利工程及暗渠、明沟等组成的排水系统,布局精巧、功能奇妙,至今仍维系着村子良好的水系运转。大家跟着古村干部,研究排水布局,分析其对村落生态环境的影响。“水滋养古村,古村的排水系统又守护着水脉,这种共生关系太奇妙了!”实践队成员张燕感慨到。在和村民、游客的交流互动中,大家也更好的了解到古村水系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也深知传承这份“水智慧”的重要性。
▲图为成员们在环溪村实地调研
▲图为成员们在深澳村实地调研
实践传播:让“桐庐经验”走向大众
为讲好生态故事,团队以“记录+科普”的方式双轨并行。拍摄村落Vlog时,成员们化身“导游”,用镜头捕捉“溪水穿村过、古宅映清波”的画面,展现桐庐古村的生态之美。制作环保知识科普视频时,团队成员利用动画、实景演示,把调研发现转化为大众易懂的内容。“希望这些视频,能让更多的人重视环保!”团队负责人王好说到。
汇编宣传手册时,团队成员们更是精益求精。图文并茂的呈现出桐庐的水文化、生态实践与特色产业,从规划馆里的治水理念,到古村落的生态智慧,再到特色产业助力绿色发展的案例,都被收录其中,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行走的“生态宣传页”。
▲图为”根与芽“实践小分队通过社交媒体展现实践过程,传播环保理念
▲图为”根与芽“实践小分队通过宣传手册记录实践过程,宣传环保理念
初心如磐:以青春力促绿色觉醒
从规划馆里的”发展蓝图“,到古村落中的”生态密码“,再到线上线下的”传播行动“,”根与芽“实践小分队以“调研+记录+科普”为路径,探寻桐庐水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逻辑。这次实践,让团队成员们切实读懂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意,成员们也纷纷表示,后续会持续优化作品内容,让环保Vlog与科普视频一直更新下去。“根与芽”实践小分队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持续助力“美丽中国”理念落地,在生态保护与实践传播的路上,书写“绿色实践”的青春答卷,让更多人看到桐庐的生态智慧,也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环保行列之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婉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