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张宇和谌述涵两位志愿者走进汉阳区社会福利院活动室,为福利院职工的子女们带来了一场以“牛奶盒回收”为主题的环保科普课,该项目由“美丽小天使”发起,通过系统讲解与实践操作,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的相关知识。
活动伊始,张宇结合生活实例,向孩子们阐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从资源节约角度,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0.75吨;从环境保护层面,分类能避免有害垃圾污染土地,厨余垃圾可通过堆肥再利用;同时,垃圾回收及处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促进经济进步。
随后,谌述涵聚焦牛奶盒这一特殊的食品包装,详细介绍其构成与回收价值。他提到,牛奶盒多由纸、塑、铝复合而成(部分不含铝),虽看似普通,却是可回收的重要资源。据生态环境部相关研究数据,每回收1吨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可获得再生纸浆750公斤、再生塑料200公斤、再生铝粉50公斤,相当于保护12棵树、节省0.8吨石油,并减少3吨二氧化碳排放。
为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回收方法,张宇现场演示了牛奶盒回收的规范步骤:先将盒内液体喝光,折角后剪开,用废水(如洗碗后的水)清洗至无残留,沥干水分后压扁存放。演示过程中,他特别强调“干净干燥无异味”的重要性,以避免未清洗的包装发臭。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在两位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操作回收步骤,从剪开盒子到认真清洗,都一丝不苟。当被问及牛奶盒回收后的用途时,谌述涵展示了再生纸、塑木产品、文具等再生品图片,告诉孩子们这些都是牛奶盒的“新生”。
汉阳区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严谨的知识讲解和互动实践,让孩子们系统了解了牛奶盒回收的意义与方法,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假期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环保意识,为他们树立“资源再利用”的理念奠定了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牛天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